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实体性的管理活动,深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既是理财的环境因素,又是理财行为的内生性因素。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财务行为动机的形成和财务行为的方式,即理财行为的目标与方式深受文化特质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研究应当考虑文化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在中国,一系列的文化特质诸如集体主义、大权距、政府主导、儒家伦理等及其对财务管理实务的深刻影响,也是我们研究财务管理问题时所无法回避的。在迈入21世纪新纪元的时候,财务文化正以惊涛拍岸之势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模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迅速融入现代文化洪流之中,成为现代文明的一朵奇葩。人世间究竟是什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是什么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践证明,首先是观念,是财务文化。物质资源终有耗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因此,对财务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应该对财务文化进行研究。财务文化研究作为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为人们认识和发展财务学提供了新思路,为财务学研究提供了新论坛。关于财务文化的研究正呈方兴未艾之势,已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还很单薄、不完善、不系统。本文只是对财务文化研究的初步尝试。笔者运用演绎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多学科融合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财务文化的基本理论、中西企业财务文化的比较以及如何构建优秀企业财务文化等问题。笔者尽可能地大量阅读了有关文献资料,力求做到像荀子所说的那样“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在认真研读消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踉踉跄跄、断断续续地逐渐理清思路,方累积成稿。全文共分为五章论述,分别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系开篇之论,交待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安排及文章的贡献与不足等内容,意在说明为何研究该问题、拟采用的方法等事项。它既是笔者从事本研究的心路历程的一个回顾,也有助于读者更清楚、更有针对性的了解本文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在简要回顾中西方文化的定义之后,重点综述财务文化研究现状,意在梳理出现有财务文化理论研究和财务实践中存在的有益成果,并试图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为本文探究企业财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比较中西企业财务文化以及重构我国企业财务文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企业财务文化之内涵和外延本章是对财务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笔者首先对财务文化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指出财务文化不是财务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特定文化中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行为下的文化特质;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财务人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财务管理思想。它是一定时期人类文化在财务领域的反映,也是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财务领域的体现。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广义去理解财务文化,分别从文化学视角和财务活动视角对财务文化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我们从文化学视角把财务文化分为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从财务活动视角把企业财务文化分为筹资文化、投资文化和收益分配文化。随后,文章阐述了财务文化的基本要素,认为财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方位的复合体,是由一些互相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有机的财务文化体系,它包括财务设施、财务知识、财务价值观、财务精神和财务制度等基本要素。最后,笔者对财务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较深入研究,指出了财务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主体性、相对稳定性和经济利益性等基本特征;认为优秀企业财务文化具有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形成财务竞争力、缓解财务冲突以及防范财务风险的功能。第4章中西企业财务文化之比较财务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子文化,立足于从社会传统文化角度去研究财务文化的发展脉络符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原则。本章首先对我国传统财务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我国传统财务文化博大精深,但自从周秦以来,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基本上成为财务学的主流或处于统治地位。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下,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长期依附于政治而存在,形成了企业理财依附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整个理财环境不自主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经历了三次变革,逐步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制度,现代理财观念日益被国人接受,企业理财方法日益科学先进。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文化变迁的考察,我们归纳总结了我国企业理财特征,即我国企业存在双重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倾向于政府强干预型的财务管制、倾向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相对保守的理财策略、注重经验与定性的财务管理、重视资产实物管理却不重视资本价值管理以及民主理财意识不强等特征。这些正是传统财务文化在我国企业理财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体来说,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局部、静态的理财观念,常表现为短期行为。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形成了整体、动态和发展的理财观念。对比中西企业财务文化,我们会发现中西企业在理财目标定位上、企业外部筹资模式、财务控制权配置方式、理财风险态度以及财富分配的原则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纵观古今中外财务文化的兴替得失,我们得到许多启迪。那就是在企业理财中应确定合理的企业理财目标、构建适合于我国企业发展的筹资系统、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恰当配置企业财务控制权以及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第5章我国企业财务文化之重构本章首先论述了重构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必要性,认为建设优秀企业财务文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能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企业理财目标;我国企业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我国传统财务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财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财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财务文化体系。这一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哲学、诚信理财观、“合义取利”的财务道德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财务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体制、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高度发达的财务物质文化。建设优秀企业财务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突出个性、符合企业财务战略和全员参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六大着力点,即着重从提升财务文化的地位、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发挥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财务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去以及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等六个方面入手去构建企业财务文化。构建企业财务文化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构建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财务物质文化、科学健全的财务制度文化和积极良好的财务精神文化。构建优秀企业财务文化应遵循五大基本途径,即诊断、定格、强化、调整和提高五个阶段。本文主要贡献和亮点有:1、本文选题是亮点之一。综观中西方财务理论,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已有的财务理论研究中集中从“文化”这么一个高度概括的角度来系统组织并加以论述者确属凤毛麟角。根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所及,关于财务文化,无论是财务学术专著还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都很难有见。从所交叉的学科领域来看,财务学领域里只有为数很少的文章涉及到了文化范畴,而文化学领域里更是几乎没有文章涉及到了财务题材。因此,本文以企业财务文化为选题,本身就充满着新意,为探讨当代财务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论坛;从文化视角观察企业财务问题,为人们理解企业理财实践和财务管理学打开了又一个天窗。2、本文对财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财务文化的科学含义,认为财务文化是特定文化中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行为下的文化特质;首次从企业财务活动的角度把财务文化主要划分为筹资文化、投资文化和收益分配文化;分析了财务文化的基本特征;指出了企业财务文化具有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形成财务竞争力、平衡财务冲突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功能。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早日完善财务文化理论体系。3、本文对我国传统财务文化和企业财务文化变迁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和梳理,指出了我国企业理财的主要特征,并比较了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这对构建我国优秀企业财务文化、提高企业理财水平有借鉴之效。4、本文对重构我国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重构企业财务文化的必要性、目标模式、原则、着力点、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为如何构建优秀企业财务文化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