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末,福柯通过谱系学方法翻开"关注自我"的历史。本文以"关注自我"为问题意识,梳理分析福柯对古希腊哲学、希腊化罗马哲学思潮的研究,围绕那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修身实践以及生活方式,揭示"认识自我"逐渐取代和侵蚀"关注自我"的过程,描述福柯的主体思想生成与建构的历史。并试图在福柯与柏拉图、斯多葛派及伊壁鸠鲁主义的碰撞中,把握他对自我的关注以及创造性的主体思想。本文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认识自我"与"关注自我"之间更替交迭的细致描述,阐释古代哲学主体塑造模式;二是试图展示福柯的主体哲学可看作为一种"自我创造"生存美学的动态脉络。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目前这一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首先对福柯的"关注自我"概念进行必要的介绍及概括,接着简要梳理福柯对"认识自我"与"关注自我"二者变迁的考察,从而对古代精神性哲学真理主体化的生活实践进行深度理解。在第二章进行文本细察,解读苏格拉底-柏拉图时期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关注自我"。主要考察福柯在1982-1984法兰西学院课程讲座中对《阿尔西比亚德篇》的阅读体验,以及分析福柯在《主体解释学》中对希腊化罗马"关注自我的黄金时期"的理解,福柯称之为"自我教化"。第三章的重点在于对福柯"自我创造"伦理的阐发。本章围绕主体真理构成方式展开,进一步归纳了三大主体化模式之间的异同;并通过对"自我技术"与"自我创造"二者之间的关系梳理,以及对福柯的现代性观点中涉及"自我创造"的部分的讨论,进一步解释福柯主体理论在"自我创造"视域下的独特性。在最后一章中本文尝试分析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对福柯的指摘,重新衡定福柯与阿多思想的异同,并进一步深化对福柯"关注自我"生存美学的认识。无论是阿多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是福柯"关注自我",都是对古代精神哲学的回归,是向传统的思辨哲学提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