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楼梯是结构的附属部分,在主体结构的计算和设计中不考虑楼梯的斜撑作用,仅将楼梯作为竖向荷载施加到楼梯间周边构件上,对楼梯间进行开洞处理。在地震灾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楼梯是结构的附属部分,在主体结构的计算和设计中不考虑楼梯的斜撑作用,仅将楼梯作为竖向荷载施加到楼梯间周边构件上,对楼梯间进行开洞处理。在地震灾害中发现大量楼梯遭到破坏,有些主体结构完好,而楼梯却损坏严重甚至坍塌了,说明人们需要重新认识楼梯与主体结构的关系。楼梯是结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灾害来临时,楼梯是人们逃生的主要通道,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必须保证楼梯结构的安全。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在楼梯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国刚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因此对楼梯的研究比较活跃,本文主要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设计了三种结构形式的算例,对有楼梯和无楼梯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假设材料弹性的条件下,运用振型分解和反应谱理论,对比分析楼梯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框架结构进行了楼梯不同布置位置对结构的影响分析;对框架结构楼梯间构件内力进行了分析;还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对框架结构进行补充研究,使弹性阶段的分析更加完善。研究发现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很大,在设计中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其次,在基于材料塑性损伤的条件下对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了楼梯的斜撑作用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及楼梯本身的受力情况,分析了楼梯及其周边结构出现混凝土损伤和钢筋塑性变形的部位和程度。最后,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计算的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对于高氯环境下结构的使用寿命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优选胶凝材料,制备9种配比的普通混凝土和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采用等温吸附和自然扩散两种测试方法,研究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结合规律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对比两种试验方法,寻求长期扩散试验的快速替代方法。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对氯离子总结合及物理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非线性吸
目前,地裂缝已成为西安市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年来给城市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发展方面也带来了一定制约。但随着控制开采地下水,地裂缝活动也明显减弱,人们希望能进一步利用地裂缝带土地资源与现有规范限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所以,深入了解地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影响范围,对促进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降低经济损失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出裂缝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包括裂缝的扩展方向和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目前探讨俯冲带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以及横竖向反应谱比衰减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理论
随着我国大批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污泥产量大幅提高,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投资及运行成本高、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妥善处理处置污泥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现有
地震工程学的发展离不开强震观测资料,其中观测资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动时程记录;另一类是实际震害调查资料。在众多实际震害调查资料中,地震烈度分布是一种最为常见、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在建筑中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已成为行业共识,研发新型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
地震发生后,根据强震动台站获得记录的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的经验关系,可以快速地评估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确定地震极灾区,为政府开展应急救援并合理地分配救援力量、物资等
重力式挡墙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构造物,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能进一步揭示重力式挡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规律,完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
汶川8.0级地震以其强大的致灾力导致安县茶坪乡金溪沟两岸产生数百余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干磨坊滑坡为典型的陡倾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位于千佛山境内金溪河右岸,由汶川地震
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稳定性强,但是由于要在内芯和混凝土之间做无粘结处理,同时还需留置适当的轴向相对变形空间,因此这类支撑的制作难度较大,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且加工周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