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到2007年,随着中央连续出台四个涉农一号文件,“三农”问题被提到了党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曾经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机。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在三农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农民处于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而政府则发挥着主导作用。大众媒介也通过对三农的报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媒介塑造的农民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影响着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态度,还影响着农民的自我认同和理念的转变,并从中折射出了三农问题解决中的政府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媒体涉农报道中塑造出来的农民形象,其中又以改革开放后八年《人民日报》的涉农报道为主要样本,认为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媒体的农民形象塑造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过多的增收报道有悖现实、农民工问题报道内容单一、农民主角配角化、农民正面典型缺失等不足之处。同时,媒介农民形象镜像中折射出的政府形象成为政府整体形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农民境遇的改善彰显政府的务实、亲民,另一方面农民形象塑造有悖现实之处会损害政府形象,农民在报道中的主角地位被政府取代也使报道染上了过浓的政绩宣传色彩。“三农”问题关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塑造真实的农民群体形象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更凸显出强烈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媒体要深入农民,了解农民,在报道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消除农民负面刻板形象,塑造农民正面典型,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