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水平训练研究——王晓娜2002年、2003年训练过程个案分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连续九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王晓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在2002年、2003年训练过程中体能、技能、心理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与2002年相比较,王晓娜2003年训练中制定的训练方案更加符合自身机能状况及运动特点,并通过训练在2003年的比赛中重新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2.王晓娜2003年准备期和竞赛期体能训练增多,运动负荷减小,体能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腰腹背与下肢力量的练习3.王晓娜2003年在技术训练方面并不急于转变训练形式,更注重巩固动作难度在分段中的训练及成功率,套路编排将能够突出个人技术风格的组合动作合理地穿插在各动作难度之间,既保证有充足体力完成动作难度,也使套路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4.2003年竞赛期的训练负荷采用中训练量,中大训练强度进行练习,不仅适合王晓娜的机能水平,也有助于身体机能在训练后得到较快的恢复。 5.与2002年相比较,王晓娜2003年日常训练中更注重想象既能在难度的训练中运用,并且重新认识训练目的,确立训练目标,使自己增强自信心。 对于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应如何保持最佳竞技水平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应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并力求获得局部的提高。 2.应根据自身机能水平的特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运动训练负荷,尤其是在训练量的安排上尽量避免过大,以免使机体难以恢复而产生过度疲劳。 3.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恢复能力相对减缓这一正常生理变化,对于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在保持自身最佳竞技水平的训练中,更要注重训练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恢复手段以帮助身体机能快速恢复。 4.正确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树立比赛心理定向,才能在赛场上稳定地发挥出最佳竞技水平。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格心理学领域表现出对个人叙事和人生故事研究的强烈兴趣。人格心理学家运用叙事方法来获得并解释个人经历的故事性叙事,从而阐明人格和社会过程。
我国农村教育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力图实现跨学科研究与立足本学科研究相结合,通过自然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法,探
当今世界的日益全球化、信息化和商业化,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使城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因此,如何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形式,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