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环境作用的影响,大量的既有建筑可能出现安全或使用方面的问题,对既有建筑进行可靠性鉴定已成为必然的需要。目前,我国现有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将建筑物分解成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3个层次,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三层次、四等级”的评定方法,根据传力树原理判断整个系统的可靠度,得出综合鉴定结果,带有很大的经验性,房屋鉴定过程中往往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鉴定结论,有待加以改进。本文以民用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指出了民用建筑结构可靠性评判的可发展空间,通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思想和科学原理对即开发系统进行的分析,以及对系统为期十天的可行性研究,分别从技术、经济和操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检测鉴定系统的可开发性。在软件开发中,以鉴定工程组织结构树状图为基础,把检测系统各部分功能模块化,以工作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方法表达了系统内部及与各外部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信息管理功能,针对数据的操作,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完成了问题空间和用户功能需求之间的联系,经过反复推敲,最终采用快速原型法在以C++中的MFC类库为开发环境中实现了从工程检测到结构评定的软件评测的自动化;同时也在建筑物的评定部分有所试探,把模糊数学应用到了可靠性鉴定当中,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鉴定单元、子单元和构件的各检查项目的权重,再由一致性检验对所得权值进行分配是否合理进行检查,最后由三级模糊推理逻辑运算确定建筑物的可靠性等级,从而成功的实现了结构可靠性的模糊评判。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用流程图和数据流图表述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系统开发思路,理清系统业务范畴,细化系统各模块功能;用ER图(实体联系图)表述了系统内部与外部实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弄清用户需求与各类数据信息的输入、输出、分类以及操作之间的联系。2.在原有评判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原理,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检查项目权值,体现出在评判过程中各检查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建立了可靠性模糊评判模型,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客观。3.采用快速原型法进行软件开发设计。其基本思想是建立能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用户通过试用原型系统理解未来系统的概貌,并对原型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修改原型系统,再次试用、修改……,对于该复杂软件的开发,软件的需求分析难以一次完成,应用快速原型法可以反复演示原型并征求用户意见,不断完善应用系统模型,最终实现系统软件化。4.应用本文开发的软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通过与原有评判方法相比较,结果保持一致,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