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陆地棉TM-1背景的阔叶棉TX-34渐渗系的培育与评价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属有4个栽培种,其中陆地棉(Gossypiun.hirstumL.)栽培种的纤维产量占世界棉花总纤维产量的90%以上。经过人类长期的人工选择与遗传改良,导致棉花遗传多样性的丧失,遗传基础日益狭窄,优异基因资源匮乏。因此,利用棉花野生或半野生材料与陆地棉杂交,向陆地棉渐渗优异基因,不断丰富棉花的遗传背景,从而扩大棉花的遗传基础,培育新的棉花优异种质资源,对现代棉花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主要以陆地棉野生种系阔叶棉TX-34和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为亲本,开展具有共同TM-1遗传背景渐渗系的培育与评价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前期研究筛选获得的陆地棉TM-1与阔叶棉TX-34的285对多态性引物,和96个单株构成的BC1群体,构建了包含有221个标记位点,涉及33个连锁群,涵盖A、D亚组共计20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遗传图谱总长1501.8cM,覆盖棉花基因组总长的32.23%,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6.8cM。其中At亚组有标记位点142个,覆盖At亚组10条染色体,总长879.2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6.2cM;Dt亚组有标记位点79个,覆盖Dt亚组10条染色体,总长622.6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7.9cM。2.构建了以阔叶棉TX-34为供体、陆地棉TM-1为遗传背景的149个染色体片段渐渗系,渐渗片段覆盖棉花全基因组总长28.82%,片段最短为0.1cM,最长为54.5cM,每个渐渗系材料中渐渗片段为4-31个不等,平均17.3个,渐渗系平均渐渗片段长度为 6.4cM。3.通过对渐渗系群体BC3F2世代单株和BC3F2:3世代株系的田间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群体相关性状的QTL定位,选取LOD值大于2.5为标准,共定位到了 22个与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纤维伸长率等7个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其中与铃重相关的QTL位点3个,5个与衣分性状相关的QTL位点,3个籽指相关的QTL位点,1个衣指相关的QTL位点,4个纤维长度相关的QTL位点,4个纤维伸长率相关的QTL位点以及2个马克隆值相关的QTL位点。此外还得到2个成簇的QTL位点,分别为A5号染色体上纤维长度和纤维伸长率性状相关的QTL位点,以及D10号染色体上铃重和纤维长度性状相关的QTL位点。D1号染色体上1个衣分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在2个世代都有被检测到。4.渐渗系材料中获得与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等性状相关的优良种质材料12个。
其他文献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为供试品种,利用目前我国唯一的FACE研究平台(无锡,31°37’N,120°28’E),大气CO_2浓度设对照(370μmol·mol~(-1))和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μmol·mol~(-1))2个水平,施N量2001年设150、250kg·ha~(-1)2个水平,2002年和2003年设150、250、350kg·ha
[摘 要] 课程考核评价既是对已有教学成果的全面检测,又是对后续教学行为及其成果进行持续改进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在分析现有考核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以运筹学课程为例,探讨从结果和过程双重层面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