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慢性疾病,本病虽然对患者的健康不构成威胁,但是由于瘙痒难耐,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烦恼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本研究选用传统疗法,运用温针灸结合梅花扣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之风寒束表型,并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课题设计思路: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纳入90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本课题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治疗方案设计:本课题自拟穴位两组交替使用,其中一组患者选用自拟穴位进行普通针刺法,一组患者选用自拟穴位进行温针疗法,一组患者选用自拟穴位给予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疗法。然后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观察项目进行资料统计,分别与治疗前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并与治疗后各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分析,判断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⑴患者基本资料:研究纳入90例合格受试病例随机分为3组,通过对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布均衡。而通过对三组患者临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慢性荨麻疹的病情程度相当,具有可比性。⑵患者UAS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后三组患者U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1。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患者的UAS评分较其他两组下降最为显著,P均<0.01。而温针组较普通针刺组下降明显,P<0.01。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疗法可以使UAS评分显著下降,表明该综合疗法可以有效控制荨麻疹的病情,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对发作期间的风寒束表型荨麻疹患者良好的临床疗效。⑶患者DLQI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后三组患者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且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的DLQI评分下降最为显著P<0.01。而比较温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温针组DLQI评分下降明显,P<0.01。数据提示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疗法对风寒束表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其次为温针组,而普通针刺组在三种治疗方案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小。⑷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分析: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每周发作频率减少,各组数据均值均有下降,且P<0.01。进行组间的比较,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患者的统计资料下降最为显著,P均<0.01。而温针组较普通针刺组下降明显,P<0.05。三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缩短,且P<0.05。进行组间的比较,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与普通针刺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温针组无显著差异P>0.05,温针组与普通针刺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风团数目明显减少,且P<0.01。温针组、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患者的风团数目较普通针刺组的风团数目均显著减少,P均<0.01,而温针组与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的风团数目统计则无统计差异P>0.05。三组患者风团大小缩小,瘙痒程度减轻,且P均<0.01。且温针疗法结合梅花针扣刺疗法与本研究中其他两种疗法比较,能显著缩小风团的,减轻瘙痒程度,P<0.05,P<0.01。而温针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比较,温针疗法对上述两项观察指标改善明显,P<0.05,P<0.01。三种治疗方案对风寒束表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以具有良好临床疗效。⑸治疗四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温针灸结合梅花针组30例患者,临床治愈15例,治愈率为50.0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温针组患者临床治愈10例,治愈率33.33%,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普通针刺组临床治愈6例,治愈率20.00%,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6%,经统计分析,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P<0.05。治疗结束末1个月后随访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综合疗法组患者临床治愈维持10例,治愈率33.33%,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温针组患者临床治愈维持7例,治愈率23.33%,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普通针刺组临床治愈维持4例,治愈率13.33%,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统计一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仍以综合疗法组的疗效最为显著P<0.05。 结论:本研究自拟两组选穴,一组穴位为风市、血海、足三里;另一组穴位为风门、膈俞、脾俞。选穴具有祛风活血止痒且扶正固本的功效,研究通过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采用温针结合梅花针扣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温针疗法灸以祛风,温以散寒、更可活血;梅花针疗法则通过刺激皮部在外祛邪外出,在内调节经脉。通过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荨麻疹活动度、以及生活质量状况,本课题所涉及温针灸结合梅花针口服法对风寒束表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疗法与现代疗法的比较,治疗灵活多样,且无不良事件发生,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传统疗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