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义词意义的对立通常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运用反义词可以鲜明地揭示出相互矛盾的事物的对立面,造成强烈的对比,人们在生活中还倾向于顾及矛盾的两端,从中进行整体概括。因此,研究英汉反义词及反义共现不仅对我们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词义很重要,而且在修辞和文化学习上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但是英语的反义共现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意合特征的汉语相关研究,因而本文根据扩展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对汉语语料库CCL检索所获取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分析。本文以常见的8对空间反义词为例,研究汉语共现反义词扩展信息的分类及其特征,并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模因理论、经济性原则等理论对所形成的四字词语的特征及生成机制进行探究和解释。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反义共现中的扩展信息进行了限定。除复合词外,汉语中反义词共现时短语一般都具有形式:A + X + B + !X或X + A + !X + B,其中!X是与X语义相反的反义词,而A和B(定义为扩展信息)则是内嵌到该结构中的与X和!X具有相同字符长度的汉字(本研究嵌入的汉字长度定义为1,从而使得加入该嵌入信息的结构为四字结构)。基于空间词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八对空间反义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阐述了空间认知在习得经验和获取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对扩展信息内部关系的探索将对汉语四字词语的生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对预测汉语中词语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及对称象似性的象似性原则对四字词语的结构以及扩展信息的内部语义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借助认知语言学中如模因理论、经济性原则等重要理论,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同时也发现人们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只要是进入该四字结构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表达需要对其进行活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全文的概观,阐述了本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目标、意义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对反义词及反义共现的现有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重点阐述了汉语中反义共现出现的结构,并对扩展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界定。第三章主要涉及到本研究中所有的四字短语的确切分类,用公式形式表示扩展信息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了每类结构所具有的特征。第四章中运用象似性、模因理论等认知语言学原理解释扩展信息内部关系的顺序性等约束机制,探索该类四字词语生成的认知理据。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结论、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