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LC)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发病特点,研究其临床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寻求原发性肝癌中医各证型具有辨证价值的指标,为客观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临床依据,为原发性肝癌的进一步研究、治疗奠定科学的基础。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肝病科病房,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符合纳入标准,资料完善的120例病例纳入研究范围。收集并记录、整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基本信息、理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指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由两名主任中医师指导,总结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4:1,各个证型均以男性为主;在年龄分布上,60-69岁为PLC高发年龄段,各个证型平均年龄为62.81?11.81岁。发病原因分析,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此外PLC的发生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WBC的水平以肝肾阴虚型最高,且与肝郁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HGB的水平以肝肾阴虚型的水平最低,且与其余三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T的水平以气滞血瘀型水平最高,各证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LB的水平以肝郁脾虚型最高,且与肝肾阴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LT的水平以湿热毒聚型最高,且与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ST的水平以肝肾阴虚型水平最高,且与肝郁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BIL、PT的水平以肝郁脾虚型最低,且与其余三型比较有显著差异。AFP的水平以湿热毒聚型水平最高,各证型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形态学表现、肝癌分期、肝功能分级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课题验证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形态学表现、肝癌分级等临床客观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原发性肝癌患者各个证型临床指标的量化是可行的。随着其证型的演变,病情加重,客观指标的变化越大,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