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斋宴,盛宴》中安妮塔·德赛的女性主义思想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塔·德赛是著名的印度移民女作家,也是当代印度文学三大女性作家之一,在英语文坛享有盛誉。德赛的文学创作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她擅长以女性作为叙事中心,女性的心理探究作为切入点,寻求女性身份认同。德赛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其《在拘留中》《白日悠光》《斋宴,盛宴》三部小说曾先后提名“布克奖”。  《斋宴,盛宴》(1999)是德赛后期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四位印度女性,乌玛、阿娜米卡、潘特夫人和梅兰妮受到的父权压迫以及她们觉醒和抗争的过程。通过描写小说女主人公寻求自我的过程,安妮塔·德赛对男权社会和传统婚姻制度进行了批判。学者们对于《斋宴·盛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物形象分析、人性价值探索、文化研究以及历史叙事等方面。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斋宴,盛宴》,旨在揭示德赛的女性主义观点,呼吁女性为实现自我,获得真正解放而努力。德赛不仅关心女性所面临的困境,还关注女性在挫折中如何自我成长。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女性人物来研究德赛的女性主义思想十分有意义。  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引言简介德赛的文学成就和《斋宴,盛宴》,国内外对《斋宴,盛宴》研究综述,论文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和结构。第二章阐述小说中两位印度女性乌玛和阿娜米卡在家庭中的边缘地位,揭示印度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沦为父权制社会牺牲品的命运。第三章分析移民女性潘特夫人及其女儿梅兰妮的孤独困境,揭示她们的边缘身份以及她们受到的父权压迫。第四章通过解读德赛对印度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的批判,对女性反抗精神的肯定,以及对印度女性命运的同情,揭示德赛的女性主义观点。第五章结语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指出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对《斋宴,盛宴》的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安妮塔·德赛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一是要提高自我意识,追求男女平等,争取话语权利;二是实现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事业,经济上不再依附男性;三是构建女性身份,张扬女性的主体性,实现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葆拉·马歇尔(Paule Marshall,1929-)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因其小说中对加勒比传统仪式与民俗文化的生动叙述获得了哥伦布基金会美国国家图书奖,多斯·帕索斯文学奖等许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率先在当代美国文坛崭露头角的墨西哥裔女作家,目前为止著有三部小说,其中的两部长篇小说为:《芒果街上的小屋》和《拉拉的褐色披肩》,还有一部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