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在满足国家规定限值的前提下,也是保障驾驶员舒适性、体现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上一般使用FEA有限元方法研究农用机械的噪声问题,由于FEA方法在中高频段的局限性,研究重点往往是结构振动引起的低频噪声而忽略空气辐射噪声的影响。针对某型号拖拉机驾驶室内0~1000Hz中低频噪声突出的问题,本文在阐明驾驶室内噪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方法采集了样车相关的声振信号,分析了样车声振特性,并对低频和中频噪声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和控制方法。针对驾驶室内0~200Hz频率的低频噪声,用FEA有限元方法建立驾驶室模型,对驾驶室结构模型和驾驶室内声腔做模态分析,以避免结构与声腔间的共振现象。基于频率响应的方法计算驾驶室底座四个减振器位置与司机耳旁声压级之间的声学灵敏度,并对问题频率做节点贡献度分析。结合模态分析与节点贡献量分析结果,定位到声-固耦合面上对耳旁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件位置。针对驾驶室内200~1000Hz频率的中频噪声,用FE-SEA混合方法建立驾驶室模型,并采用解析法计算得到模型相关参数。对混合模型加载试验测得的发动机舱辐射声压与减振器加速度激励,计算该频段内司机头部声腔声压级,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基于功率流的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对头部声腔声压级的贡献量。本文提出了分频段噪声控制方法。对200Hz以内噪声,基于FE方法的节点贡献量分析结果,采用形貌优化的方式改进了地板结构,对顶盖、右侧车玻璃增加了约束,使灵敏度曲线和司机耳旁结构噪声总声压级均有所降低。对200~1000Hz噪声,基于FE-SEA方法的板件贡献量分析结果,选择顶盖、地板、轮弧三个板件对其设计声学包装,以声学材料的厚度、密度、覆盖率等参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头部声腔声压级的数学模型,通过软件集成的遗传算法计算得到各项参数的最优解,使头部声腔声压级降低到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