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通信理论通常假定信道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而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大多存在着相关性很强的人为噪声,其功率远远超过了自然噪声,并且人为噪声不是高斯分布的,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用经典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现代通信系统将会带来很大的误差。所以研究相关噪声下的信道模型与相关噪声的消除方法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反相对称法(Phase-Inversion Symmetric Method——PISM)是利用带限噪声及其数字特征的相关性来消除噪声的,它可以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大大提高信噪比。本文首先分析了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噪声,介绍了测试噪声相关系数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噪声测试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现代无线通信环境中,影响通信质量的人为噪声大多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可以改善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本文介绍了反相对称法基本原理,阐明了PISM利用带限噪声及其数字特征的相关性来消除噪声的机理,明确了PISM与香农公式和香农定理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PISM在双边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实际电路。由于DSB信号上边带和下边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同一频带上同时传输两路不同的信号,并采用PISM法使两路信号互不干扰,从而使信道利用率提高了一倍。通过计算机仿真,两路话音信号的隔离度达到37dB,验证了PISM-DSB系统的可行性。研制了PISM-DSB系统的调制解调电路,与单边带(SSB)通信系统相比,虽然它们的信道利用率相同,但PISM-DSB系统的设备复杂度比SSB系统低。因此,综合来看,PISM-DSB系统要优于SSB系统。最后是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并对反相对称法的发展作出展望。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带有相移因子的反相对称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