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哈尔滨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5年网球运动开始引入中国,发展到至今规模巨大,网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球意识的增强,政策的指向性,这些都是促进网球发展的因素,上海大师赛、中国网球公开赛、WTA在中国五站巡回赛,显示了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但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展较早的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高校网球发展迅速,然而高校的网球发展离不开网球课程的开展状况。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庆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等十三所学校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分析黑龙江省网球课程开展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合理对策,为黑龙江省网球课程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年龄结构近几年来变化不大,在30~50岁年龄段较多,教师学历明显提高,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逐渐增多,但是黑龙江省没有网球教师为博士研究生。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网球运动,参与网球课程的动机成多元化趋势,主要动机为自己兴趣爱好,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学生网球信息的来源主要来源是数字媒体和教师同学间的交流,而书面媒体的信息来源较少。3、在调查十三所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中,都开设了网球选修课程,有体育类学生的院校开设了网球专修课和网球必修课,能够满足学生对网球课程设置的需求。课时数一般为36个学时或72个学时,36学时很难满足学生对网球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影响网球课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为网球班级人数,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网球课程人数较多,调查中显示大多数高校网球课上人数在20~30,还有学校超过30人。4、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网球课程教学方法较传统,没有创新性,以讲解示范为主,很难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内容主要以正反手击球技术,发球技术为重点,学生掌握的程度较好的也是正反手击球技术与发球技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通过网球课的学习能打回合不能打比赛的占比例较多,体育专业专修学生在修完网球课程后一般水平在3.0左右。黑龙江省大多数高校网球课程缺少网球教材。5、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网球场地分布不均匀,有多有少。场地质量差异大,有水泥和沥青制成的硬地场地,而有的只是水泥地面,场地大小规格也存在不同。6、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举行网球比赛数量少,网球氛围差,个别高校举行网球比赛较多,大部分学校只举行校内比赛,比赛数量少。
其他文献
品牌矿泉水市场营销组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拓展市场,提高产品影响力和企业生产效益。但目前市场营销组合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销售点选择不合理、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分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2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
关节滑液为关节接触区域提供了极好的水润滑性能,这一神奇的生物润滑特性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探究,基于天然滑液关节微观结构和润滑机制的启发,科学家发现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在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网球这项风靡全球的运动中来,在校大学生尤为突出。网球运动不仅符合大学生追求潮流运动的特质,而且也能满足他们追求更
法制的发展与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法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而制度创新则是法制建设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始进入小康社会的这一特定发展时期,中国法律制度的创新应以全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分化为两个群体,一个是对西方文化持赞扬、接受态度的群体,另一个是希望东西方文化能够调和的群体。出现分化的
针对空分装置空压机出口管道特点,采用应力分析软件CAESARⅡ对该管进行建模分析,校核空压机和空冷塔管口荷载,找出管道设计不合理时管口推力或力矩过大的原因,提出设置限位架
<正>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及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外交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高大的廊柱,四十多米高的巨大屋体,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
<正>张掖丹霞地貌星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
期刊
从2007年开始,原有传统项目学校按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要求,重新申报评选,经评审通过后,统一命名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08年至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体育部联合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