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11事件集体记忆的塑造和国家身份认同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五角大楼和世贸中心,3000余人在此事件中丧生,这是美国本土首次发生的大规模恐怖事件,严重打破了美国人的平静和安全感。9/11事件给美国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悲痛,但是在美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该事件带来的创伤并没有持久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爱国主义、例外主义和英雄主义。本文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9年期间美国总统关于9/11的演讲、《纽约时报》的有关报道和和9/11电影,展现了美国塑造9/11集体记忆的过程,揭示了记忆塑造如何强化了国家认同,并为美国的对外干涉政策提供了合法性支持。论文也指出,记忆总是与遗忘并存的。美国政治和社会精英群体在塑造9/11正面记忆的同时,也有意将9/11带来的个人伤痛搁置,同时也遗忘了美国人为什么会遭致仇恨的问题。美国9/11记忆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也具有浓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金融理论诞生,此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一套较为成熟的金融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其中,有效市场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两大基石。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证券市场上市场异象的不断出现,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质疑之声愈演愈烈,不少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传统金融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前提假设之一——“理性投资者”假设忽视了投资者感性的一面,并且每一位投资者的学识和认知各不
本文依据文献与影像史料,对1906年彰德秋操的指挥机关、参演部队、军演经过、观操嘉宾情况,以及秋操影像进行了补充说明和考辨。例如,此次秋操虽设有中央审判官和南、北军审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式课堂,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协调测绘速率与方位模糊之间的矛盾,给出了干涉合成孔径声纳采集系统中信号源的设计、多路回波信号的同步采集、时变增益的控制、姿态数据的获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采用双线程技术实现了回波与姿态数据的同时采集。经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湖试检验,证明此采集系统是稳定可行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信息化与农业相结合,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农村电子商务,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型,出现了"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河南省新乡市地理位置优越,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农产品,在发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在引领数字经济,推动改革开放、助力乡村振兴等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为了满足人们对新闻传播日益变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作用,就必须要对新闻传播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