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黑麦染色体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f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于我国湖北荆州地区的栽培黑麦品种荆州黑麦(Secale cereale cv.Jingzhouheimai)高抗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和黄花叶病等多种病害,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前期研究已经育成八倍体小黑麦荆辉1号,并选育出一批小麦-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发现荆州黑麦2R、6R染色体携有抗白粉病基因。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转移利用这些抗性基因,本研究利用串联重复序列pSc119.2、45s rDNA和1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作探针,对荆州黑麦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hybridization)分析,发现5个简单重复序列((AAC)5、(AAG)5、(AGG)5、(CAC)5、(CAG)5)可以在黑麦全部或部分染色体上显示杂交信号,这些信号主要分布于着丝粒区域和染色体中间位置,与pSc119.2和45s rDNA位置不同,选用pSc119.2和(AAC)5同时进行多色FISH,建立了能够准确识别荆州黑麦全部染色体(臂)的分子核型。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FISH分析,从荆辉1号和辉县红等回交后代中,鉴定出6个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包括MA3R、MA4R、MA6R、DA6R、MA7R和DA7R;同时鉴定出荆州黑麦染色体1R、2R、3R、5R和6R的自发结构变异体21个,包括DtA1RL、DtA2RS、DtA5RS、DtA5RL和MtA6RS等端体和涉及2RS、6RS等辉县红-荆州黑麦易位系。   利用离果山羊草杀配子染色体3C诱导获得涉及2R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材料18份,包括整臂易位15份和小片段易位3份;通过电离辐射,诱发获得2R染色体结构变异体36份,6R染色体结构变异2份,这些变异体将2R和6R染色体分别分成8个和2个不同区段,可以用于基因和分子标记的物理定位。   从3092对根据小麦、大麦EST以及短柄草基因组序列设计的引物中新筛选出荆州黑麦基因组专化标记145个,并对这些标记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91个标记分别定位在不同染色体,其中1R-7R分别为11、13、8、13、17、12和17个,6个在不同染色体上具有重复位点,48个标记在现有附加系中没有定位,说明荆州黑麦染色体结构的复杂性。   利用选育的12个2R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对40个2R染色体专化标记进行了物理定位,其中33个标记分别定位于2R染色体的8个不同区段,为构建2R染色体物理图谱和精细定位抗性基因提供了可能。染色体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语文教师只有从思想上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
语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在语文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将课文内容传授给学生外,还需要通过语言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语言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身语言艺术修养,再到
株型和穗部性状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株型和穗部性状的改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株型和穗部性状大多数是复杂的数量性状,通过其分子水平的定位研究,可为水稻株型、穗型遗传改良以及相关性状的基因克隆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利用株型、穗部性状差异显著的特大粒粳稻品系TD70和籼稻小粒品种Kasalath为亲本配制组合,以单粒传方法构建含24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F7和F8群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需要培养学生文化基础,而问题意识作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的关键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积极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在问
我国是世界上甘薯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甘薯茎叶资源丰富,以往对甘薯块根营养及保健价值的研究很多,但是对甘薯茎叶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分别对甘薯叶、叶柄、
语文教育中,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出了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提高学生的语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农民管理习惯的传统模式(T1)、不计肥水和人工等的投入并以此获得高产的高产模式(T2)和优化种植密度、播期、肥水管理运筹的高产高效模式(T3)三种种植模式,于2012年10月-2016年7月连续四个小麦生育季定位试验,研究了年际间的光、温、水等气候因子分布差异、年际间不同种植模式氮磷钾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与相关因子的关联性,从产量形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并指出深入学习教材内容、加强写作教学、增设课余活动及加强课外阅读量四项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