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前、后路进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疗效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nal fixation.ADIF)和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posterior debridement internal fixation.PDIF)手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不同特点,以期为脊柱外科临床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骨科的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的住院患者128例,ADIF组与PDIF组各64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选择相同的麻醉方式。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截瘫恢复情况、血沉下降情况、术后卧床时间、常见并发症、术后结核复发率等指标。应用Excel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组间比较用SNK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样本较少是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关联性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秩相关和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沉下降情况、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结核复发率对比,ADIF组均优于PD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悬浮红细胞)、术后血肌酐比较,PDIF组均优于AD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总评分(TMS)ADIF组显著低于PD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死亡率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大多数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患者可以采用前路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有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如颈胸段、腰骶段),可选用后路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  2.后方入路减少了前方入路对于人体各器官副损伤,手术创伤和全身炎症反应均相对减少了,亦缩短了术后ICU的入住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费用;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颈胸段、腰骶段患者具有的一定优势。  3.前方入路可使病椎显露清楚,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和植骨,同时完成前方椎管减压、植骨及侧前方内固定,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椎体中前柱高度,促进早期融合,提高疗效,大大减低复发率。  4.前方入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后方入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婴儿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科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门诊48例湿疹患儿(年龄为3个月~10个月)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
目的:本课题拟探讨乳凝集素对小肠粘膜、派氏结形态学发育及T淋巴细胞发育活化的影响。 方法: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乳组(GB),配方奶喂养组(GA),母乳加乳凝集素组(GL,100ug/日·只),每
目的:  本研究前瞻性对肺孤立性实性病变进行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 io n-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Incoherent motionDiffusion-w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