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从总体上来看,虽然稳步的在前进、发展、逐步完善,但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例如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注重认知技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未被教师真正关注起来,使学生德育发展的轨迹越来越偏离轨道。其次,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得到情感教育的有效指引和帮助。再者,素质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到:学生的发展应是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内的多领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首次被并列在一起,至此情感教育成为思想品德课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文首先阐释了情感教育的含义,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情绪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如何实施?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初中各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接着从课堂教学导入、讲授、巩固引思三个环节论证了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提出了教师应转变观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利用教材,结合适当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情感的教育策略。第三部分对情感教育实施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还处于萌芽阶段,如对情感教育实施的认识不到位、实施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渗入不够深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情感教育的补充手段,并对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