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法律认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突破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婚姻家庭领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使得人们的思想如沐春风,性解放与婚恋自由意识的快速增强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婚姻观念及婚姻生活以致膨胀、泛滥,这给追求情感刺激与精神愉悦的“不安分”之人提供了土壤,也给“第三人”介入他人婚姻关系提供了空间。但我国现行法律发展相对于这一迅速蔓延的不良风气显得滞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制体系加以遏制,使得婚姻关系中的受害方“求法无门”,因此,构建相应的追究机制与救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进行主体、行为、性质与责任方面的认定研究,界定干扰婚姻关系的主体范围与行为划分,将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认定为一种侵权行为,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并且对于该侵权行为之侵权客体、法律责任等备受争议问题进行探究,结合域外法观察,揭示出我国在认定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方面的立法现状与法律缺失,针对性的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提出个人完善建议,重在强调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问题从法律规制角度加以重视,呼吁加快建设第三人干扰行为之规制体系步伐,为合法婚姻关系保驾护航,守住婚姻家庭道德的最后防线,使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遏制不良现象,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本文共分六部分,约25000字。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背景与案例研析。该部分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结合具有典型意义的司法案例揭示我国就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问题的立法现状,指出我国在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方面立法的进步之处与缺陷所在。第二部分认定干扰婚姻关系的主体范围与行为类型。将“第三人”与相关概念作区分,深入分析特殊情形中的主体认定,同时对第三人的干扰行为进行类型划分。第三部分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进行性质认定。定性此种干扰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分析该行为构成侵权的条件,并通过比较分析关于侵害客体之争议,探究该侵权行为之权利基础。第四部分对第三人干扰他人婚姻关系进行责任认定。结合域外法比较观察,进一步指出我国在该行为法律责任界定上存在的模糊、争议之处,用以明确界定侵权人的民事责任。第五部分提出完善建议。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层面主张构建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追究机制,完善受害方权利救济体系。第六部分为结语。针对目前社会上“第三者横行”的不良风气与普遍存在的婚姻危机,单纯依靠道德加以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进行科学明确的法律认定是理性构建追责机制的重要基础,与已有优秀研究成果不同,本文侧重讨论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法律认定,试图为我国加强相应的法律规制,遏制不良现象做好理论铺垫。
其他文献
从我国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探讨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尝试构建适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主要学科方向之一,长久以来各个学校都采用窄知识面且强专业性的教学模式。随着电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电气
<正>优酷dota全明星解说:傻黑Super Hebe Fans转眼间,玩dota已经快够8个年头了,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dota不止是一款游戏,更是我们青春的美好印记,今天我说这些,是出于一个热
随着我国不断迈向现代化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升级,在过去过分关注GDP而忽视生产过程中所伴随的废水、废气、残留有害物质排放,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周边居住人群身心
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分税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共需求日益增加,单一的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公共项目投资模式适用性减弱
本文是欧阳鬯所作文“关于任意边界缺口或裂纹群问题的一类解法(I)解析方法”的继续。这里我们利用该文提出的理论和公式对缺口群问题进行了实际计算。在计算中对该文陈述的
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由导演陈英杰执导,第一季播出后,播放量超千万,广受大众喜爱,第二季在B站独家播出,更是燃爆2019年的夏天。导演运用多元化的叙事模式以及张弛有度的视
<正>摘要既往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MS)病人存在广泛的脑功能网络紊乱,表现为脑网络效能降低。而近期研究提示脑网络的动态性与认知功能存在强相关性。目的对认知功
目的分析使用强的松和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
如何增强知识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了绩效评估导向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的中介作用。通过对我国33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