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我国根据经济发展新局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积极探索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是我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战略使命。2018年GDP已突破3万亿元,全国排名13,市场容量较大。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安徽省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13个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2018年度研发经费为564.9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了18.9%,研发经费支出/生产总值达到了2.09%,全国排名第9,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710家,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安徽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转化水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创新的质量和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水平还未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这样的形势下,了解安徽省科技金融的投入和产出情况,测度其实际的科技金融效率并找出影响其科技金融效率的因素指标就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金融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形成了三个角度的研究现状描述,并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和阐述科技金融理论基础。接着本文从四个投入指标和三个产出指标为切入点对安徽省2010-2018年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在对安徽省科技金融现状有了清晰地了解基础上,通过构建三阶段DEA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9年间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度,得出了安徽省调整前后的科技金融效率值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安徽省科技金融效率值缺乏研究,也对现实情况缺乏实际参考意义。因此,在对安徽省科技金融效率测度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对安徽省的现实考虑,从企业、政府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选择了五个影响因素及选择依据,通过T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总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作用。分析得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发展规模三个指标显著正向影响安徽省科技金融总技术效率,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显著负向影响安徽省科技金融总技术效率。R&D经费投入强度与科技金融总技术效率关系不显著。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协调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从而提高安徽省科技金融效率总体水平,并促成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状态,发挥规模效应,以及发挥金融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助力作用,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后,本文希望能够为安徽省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