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kolxsb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为蔷薇科苹果属Malus植物,分布于湖北、四川、江西等地。其叶是一种在民间有400多年应用历史的别样茶(Non-Camellia-Tea),是湖北地区民间常用凉茶,也是土家族的常用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湖北海棠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雌激素样活性和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本论文以湖北海棠叶为对象,研究其化学成分,建立质量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湖北海棠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硅胶和凝胶等色谱分离技术,对湖北海棠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1D,2D NMR(HSQC,HMBC,1H-1H COSY,和ROESY),HRMS,ORD和CD等光谱技术,鉴定各化合物为:绿原酸(1),原儿茶酸(2),隐绿原酸(3),新绿原酸(4),咖啡酸(5),对羟基苯丙酸(6),3-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7),顺式香豆酸(8),间苯三酚(9),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10),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1-丙酮(11),3-((P)-2’,4,4’,5-四羟基-6’-(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1,1’-联苯]-2-基)丙酸(12),3-((M)-2’,4,4’,5-四羟基-6’-(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1,1’-联苯]-2-基)丙酸(13),湖北海棠苷(14),根皮苷(15),3-羟基根皮苷(16)。通过分别测定化合物12,13,14的CD光谱,并与计算值进行对照,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其中化合物14为骨架新颖的新化合物,命名为湖北海棠苷Hupehcraboside;化合物12、13为新天然产物,12和13互为阻旋异构体。首次建立湖北海棠5种主要化学成分,绿原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丙酸,3-基根皮苷,根皮苷的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能快速、精确地评价湖北海棠叶的质量,为湖北海棠质量评价奠定良好基础。对20批次不同产地的湖北海棠叶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根皮苷的含量最高(3.26~52.23 mg/g),其次是3-羟基根皮苷(4.29~40.29mg/g)、对羟基苯丙酸(0.01mg/g~4.80mg/g)、绿原酸(0.02~1.75mg/g),含量最低者为原儿茶酸(0.01mg/g~0.62mg/g)。利用DPPH法分析了化合物12-15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13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率分别为82.69%和76.99%,证实湖北海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运用能力,在全社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对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内涵要在与法律人的
法治思维和法治治理是保证党对法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方面,是现阶段的国情、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治国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反腐败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474名身体健康的孕晚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分娩前后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获
作为重大科研成果问世的《敦煌古乐》.它的演奏使人产生颇多技问。本文作者认为从现在录音中听到的《敦煌古乐》.在琵琶的弹奏(唐时该是用“搜”还是用“手”)和技法的运用,以及乐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大普及力度,理工科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急需提升,这就要求理工科大学要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模式入手,针对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的 研究心脏M3受体 /M3受体介导的钾通道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寻找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方法分别以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律失常模型和膜片钳技术为基础,观
僰人是川南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从文献上看,战国时的<秦纪>就记载了今川南宜宾地区有"僰僮之富";秦时并设立了僰道县.
自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价值导向。然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以及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主义兴起并逐渐取代人文主义,二者矛盾加剧。知识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重症监
土坝安全评估,是对大坝抗洪性能、结构抗滑稳定、抗震性能和大坝病害缺陷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建立土坝安全综合评估模型,制定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和各项指标权重,确定土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