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否用于预测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及南充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共18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动态增强CT图像,整体分为训练组131例,验证组57例。不可切除性胰腺癌在两组中分别有50例、15例。利用Boruta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建立了三个模型来预测胰腺癌的可切除性,单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否用于预测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及南充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共18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动态增强CT图像,整体分为训练组131例,验证组57例。不可切除性胰腺癌在两组中分别有50例、15例。利用Boruta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建立了三个模型来预测胰腺癌的可切除性,单独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的模型,单独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以及一个结合前两者的综合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三种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在188例胰腺癌患者中,最终经过Boruta算法降维运算,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临床-影像模型、影像组学模型、综合模型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AUC值分别为0.740、0.844、0.911。在验证组中,三类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602、0.809、0.896。在验证组中,综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AUC 0.896 vs 0.602,,p值=0.001),与基于影像组学模型(AUC 0.896 vs 0.809,p值=0.0.236)诊断效能相近。结论:综合模型在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的模型,诊断效能与单独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相近。综合模型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是一种热稳定、水溶性的三环邻醌。它主要作为各种细菌脱氢酶的氧化还原辅因子起作用,属于烟酰胺嘌呤(如NAD)和黄素依懒性辅助因子
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水稻减产15%以上。选育抗谱广、抗性持久的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绿色环保的有效途径。杂交水稻品种“丰
随着付费电视、视频点播(VoD)和视频监控等视频业务的推广,视频的版权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为了保证视频在传输、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复制、截取、传播,视频加密
植物内源sRNA(smallRNA,小RNA)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sRNA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的调控
随着互联网与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日益发达的资讯时代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通过窃听进行的恶意破坏给整个通信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组织网络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行形态。组织网络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组织网络中的网络决策也成为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处于网络中的企业受网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每天食入约12.5 kg竹子。大熊猫肠道结构短不能消化其中的大部分纤维素,依赖于肠道菌群。枯草芽孢杆菌能形成芽孢,分解纤维素,协助大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亚洲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 m Head Blight,FHB),在我国的发病面积大、危害重,赤霉病流行不仅引起小麦减产甚至绝产,还产生大量
近年来,伴随着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识别复合体逐渐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高通量大数据实验产生大量蛋白质数据,其中势必
16α,17α-环氧-11a-羟基黄体酮(HEP)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广泛应用于氢化可松、强的松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在工业中,常使用16a,17a-环氧黄体酮(EP)作为底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