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网接触悬挂电流分布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铁运营经验的不断累积,吊弦断裂的问题时有发生,吊弦对接触悬挂电流分布的影响研究较少,通常把接触悬挂、钢轨和大地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了牵引网电流分布的情况,但是对于接触悬挂内部电流的分布没有进行单独分析。而在接触悬挂中,电流路径较为复杂。将接触悬挂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时,若接触悬挂吊弦、电连接等发生故障,不能有效分析发生故障的具体区段。因此,对交流接触网接触悬挂电流分布的研究至关重要。中国在建或已建的高速铁路接触悬挂通常采用不可调载流型整体吊弦,在受环境条件限制的特殊地区(如新疆等大风区域),接触悬挂选用非载流型整体吊弦。为研究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和非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的优缺点,得到接触悬挂电连接设置建议,在选用不同电气特性吊弦时,从理论上对接触悬挂的电流分布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具体展开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基于实验室搭建的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接触网试验平台,使用大电流发生器模拟弓网取流,实测得到了接触悬挂中吊弦、接触线、承力索等导线电流分布的试验数据。2.根据试验平台中的导线参数,建立其接触悬挂等效电路电流分布模型,即耦合平行导体的电气网络,依据电路理论,得到网络中各节点电流关系和各回路中的电压关系,利用MATLAB矩阵计算得到了各导线的电流数据,对试验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完成了电流分布模型可靠性的验证。3.依据已验证的电流分布模型,在无电连接条件下,分别建立载流型吊弦和非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的电流分布模型,计算得到接触悬挂各导线电流分布的数据,比较这两组电流分布数据,发现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中接触线通过的最大电流(303.8A)比非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中接触线的电流(309.9179A)要小,可知载流型整体吊弦具有明显的分流作用,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电气性能更好。4.为了优化非载流型吊弦接触悬挂的电气性能,当弓网取流点位于接触悬挂端部,且弓网取流量为490A时,在一个锚段中分别间隔1200m,600m,400m,200m设置一处电连接,通过计算接触悬挂各导线的电流,发现在一个锚段中间隔200m设置电连接时,接触悬挂的电气性能最优。
其他文献
目前,开关电源应用十分广泛,且朝着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新型电源的研制和电源仿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功率场合一般采用全桥变换结构,它的两种典型控制方式为PWM控制和移相控制。其中移相控制方式为软开关的方式,实现超前臂软开关和滞后臂软开关的方式有很多,主要的有ZVS和ZVZCS两大类,本文采用的是ZVZCS的方法。论文首先对移相全桥变换器的拓扑电路进行分析,指出实现ZVZCS有主电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尚未实现运营列车备件备品的全面国产化,因此其维护成本高昂。其中车载24V电源变换器的损坏率较高,因此对基于半桥零电压多谐振(MRC)变换器的车载24V电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