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辅助下肛瘘瘘管刨削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视频辅助下肛瘘瘘管刨削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探索肛瘘微创精准外科治疗新术式。  方法:病例选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二病区住院,符合纳入标准且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共116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前者采用视频辅助下肛瘘瘘管刨削术,后者采用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收集两组治愈率、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肛门失禁评分、肛门形态评分、肛管直肠狭窄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试验组治愈率 82.8%(48/58 ),对照组治愈率 86.2%(5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第 3 天差异明显,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2,P<0.05),而第1天(t=-1.28,P>0.05)和第7天(t=-1.52,P>0.05)差异不明显。两组术后创面分泌物评分第1天和第3天差异明显,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87,P<0.01;t=-3.52,P<0.05),而在第7天差异不明显(t=-1.17,P>0.05)。两组随访 3 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明显,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4.54,P<0.01)。两组随访3个月肛门形态评分差异明显,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6.93,P<0.01)。两组无一例出现肛管直肠狭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t=4.50,P<0.01)、术后住院时间(t=3.20,P<0.05)、住院总费用(t=4.08,P<0.01)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x2=0.29,P>0.05)、BMI(t=0.23,P>0.05)、肛瘘分型(x2=2.18,P>0.05;x2=1.85,P>0.05)、手术史(x2=0.35,P>0.05)、术中出血量(t=0.48,P>0.05)等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视频辅助下肛瘘瘘管刨削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优点,同时,在保证治愈率的前提下极大地保护了肛门功能,是治疗肛瘘的创新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以电针刺激为干预手段,通过对胃、小肠、大肠的合穴及下合穴分别给予单独电针刺激,观察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蛋白及SCFmRNA的动态变化,从而明确合穴与下合穴之间
目的:主要比较艾灸疗法和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单纯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以及艾灸疗法和盆底肌训练疗法的患者依从性。  方法:本研究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3月前到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