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HSC-T6)活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其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逆转治疗及肝硬化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TGF-β1对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的最适作用浓度:用MTT法筛选出的最适作用浓度(10 μg/L)的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24小时,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纤维形肌动蛋白(fibrous actin,F-actin)的表达,RT-qPCR技术检测10μg/L TGF-β1干预的实验组和未加TGF-β1干预的对照组中代表细胞活化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代表上皮-间质转化的神经黏附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黏附素(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Smad4基因的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0μg/L、5μg/L和10 μg/L)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T6 细胞系24小时,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α-SMA、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和Sm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10 μg/LTGF-β1干预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24小时有最适的细胞存活率;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呈现拉伸状态,伪足增多使细胞呈星形样改变,细胞间连接变得疏松,呈现显著活化状态;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0 μg/LTGF-β1实验组细胞内F-actin荧光聚集形成粗大的应力纤维丝,沿细胞长轴成束状样分布;10μg/LTGF-β1实验组中α-SMAmRNA、vimentin mRNA和Smad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10 μg/L TGF-β1实验组细胞中N-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未加TGF-β1干预的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中不同浓度(5μg/L、101μg/L)的TGF-β1呈剂量依赖性致α-SMA、N-cadherin、vimentin和Smad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上调,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结论:1.TGF-β1具有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活化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存在一定浓度依赖性。2.经过TGF-β1刺激后,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系中Smad4表达上调,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肝星状细胞-T6细胞活化与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