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钴镍基纳米材料:形貌调控,表面改性及电化学性能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钴镍基化合物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电解水催化剂。本文系先后利用双溶剂热法、水热法、室温硫化工艺以及化学气相淀积法等合成多种结构的钴镍基化合物,系统地对产物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测量,并深入研究了一些重要结构的形成机制。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乙二醇基双溶剂,通过溶剂热法获得了多种形貌的硫化钴镍,发现硫化钴镍的形貌对其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较大影响。蜂窝状多孔材料的比电容值在1 A/g条件下达到1464 F/g,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电容保持率仍能达到87%。此外,还探明了蜂窝状结构的形成过程,该结构的形成与水压导致的壳体破裂有关。利用丙三醇基双溶剂热法,无法获得蜂窝结构,但通过调控合成时间,可获得不同结晶性的硫化钴镍。用作电极材料,硫化钴镍硫(NiCo2S4-GE-3)在1A/g条件下拥有比电容为1816 F/g。可见,形貌和结晶性优化,均能改善硫化钴镍的电容性能。(2)基于乙二醇+异丙醇双溶剂热法,获得石墨烯包覆蜂窝状硫化钴镍复合材料。该材料的比电容在1A/g条件下为1244 F/g,尤其在20 A/g大电流下,其比电容值仍能保持960 F/g,并且在5A/g条件下循环1000圈电容保持率达到91%。石墨烯对硫化钴镍电容性能改善,主要在于增强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又影响了复合体的形貌,增大了比表面积,这对其电容性能产生积极作用。(3)利用水热法实现钴镍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接着采用室温硫化工艺,获得蜂窝状和绣球状硫化钴镍。该蜂窝状硫化钴镍作为电极的比电容值在30 A/g下高达1020 F/g;在10 A/g条件下循环3000圈的比电容保持率达到82.5%。用该材料作为正负电极,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器件,当功率密度为807 W/kg时,能量密度可达到68 Wh/kg;甚至在功率密度上升到7999 W/kg时,其能量密度仍可达到28 Wh/kg。点亮LED(1.5 V),可以持续约60s,展示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潜力。(4)通过改进化学气相淀积法,无需外界二次引入碳源,利用真空才获得同源非晶碳层包覆钴镍基磷酸化合物复合材料,并且该材料的元素组成能够有效地被调控。该材料可以用Co2P2O7/Ni(PO32@C表达,用作析氧催化剂,在10mA/cm2条件下对应的过电位可达到279 mV,Tafel斜率为102 mV/dec。并且经过12 h后,其电流密度值保持率仍能达到96.1%,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及稳定性。该论文有图32幅,表9个,参考文献119篇。
其他文献
背景:既往对黄韧带肥厚的病因学研究多局限于年龄、性别等单因素的队列分析,较少将多种因素纳入一起对比,更没有制定根据病因学的诊断决策路线;对黄韧带肥厚机制的研究多限于
磷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必需的养分元素,但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而铬被认为是危害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如何有效的处理环境中的磷和铬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
随着社会工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能源结构的调整显得越发重要与急迫。核能具有环保、清洁、能量密度高的
近年来,地表水源中氨氮和锰污染日渐严重,饮用水中过量的氨氮和锰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对水处理工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地表水中氨氮和锰的去除对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
当前社会,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了更好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缓解能源危机,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成为当下热点。新能源发电也称为分布式发
本文针对某’油田高温(90~100℃)、高矿化度(11×104mg/L)的油田环境下开展泡沫防气窜技术工程,合成了不同疏水链长(C10、C12、C14)的三聚两性起泡剂C10ZTFA、C12ZTFA、C14ZTF
近年来,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Sulfate radical-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SR-AOPs)被广泛用于治理土壤和地下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污染。该技术具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理念,通过工厂预制、现场安装,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符合我国建筑节能减排要求的绿色建筑。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常采用H型钢
针对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进给平台运行时易受负载变化及各类扰动影响的问题,本课题设计一个磁悬浮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动机运动平台悬浮的可靠控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烟气轮机是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但内部烟气介质含催化剂颗粒,在内壁面沉积、结垢且对叶片造成冲蚀、磨损等损害,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为研究烟气轮机内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