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在口语这一领域。不少留学生能够在语法上确保语句的正确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得体使用这些语句进行日常交流。也就是说,留学生们在掌握了汉语的语法规则后,语言的运用上依然存在是否得体恰当的问题。如何在日常交际中得体恰当地使用汉语,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的相关理论研究缺乏与实践的结合,调查方式过于单一,分析角度还不够全面。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留学生日常交际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他们在称呼与姓名、问候与关切、请求与拒绝、称赞与责备、致谢与道歉等五个方面的语用失误现象,通过数据统计,以表格形式展示统计分析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和认知心理分析,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探讨各方面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最后立足教育学的角度,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对策,力图帮助留学生得体使用汉语,进一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的语用能力普遍偏低,在日常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文化差异这一根本原因外,教材的设计方案、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性格及其学习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用能力。只有从这几点全面着手,才能促进留学生日常交际语用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