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而随着水体中氮素污染加剧和鱼腥藻水华的大规模暴发水体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水体脱氮和水华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硝化细菌将水体中氨氧化为硝酸盐,再经反硝化细菌还原为N2释放回大气中,同时,探究硝化细菌对鱼腥藻生理生态的影响对藻类水华的控制也有积极的意义。从信阳当地分离并筛选出具高效硝化能力的菌株Ns,经鉴定硝化菌株Ns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PCR扩增,16S rDNA分子鉴定,菌株Ns为Delftia。研究菌株Delftia最适生长温度、最适脱氮的温度、pH,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左右,pH为6.5-7.0的范围内,菌株Delftia有最高的生长速率和最高脱氮效率。从中国水生研究所购得水华优势藻鱼腥藻(A nabaena sinamensis799)。在实验室条件下,在Anabaena sinamensis中接种入不同浓度Delftia,测定藻菌共培养体系中硝化细菌和微囊藻生物量变化。至实验结束,大量藻细胞溶解死亡。同时,通过测定鱼腥藻细胞中的六个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荧光值、光合放氧速率、过氧化氢酶(CAT)酶活、过氧化物歧化酶(POD)酶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研究菌株Ns对鱼腥藻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处理过的鱼腥藻M的光合系统受到显著的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受激发。表现为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荧光值的大量减少,光合放氧速率下降,同时刚接种入细菌的藻细胞在CAT、POD、SOD的活性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且在一定细菌浓度范围内,随着添加细菌浓度的增加,对鱼腥藻M细胞的光和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的破坏能力越强。结果表明,硝化细菌成为了杀死鱼腥藻细胞的一个致命性的因素,为应用于当地由氮素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除氨净化以及以鱼腥藻为优势藻群的水华暴发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OD,利用硝化细菌等复合菌剂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经实验检测废水中TN下降92.5%,CODr下降79.5%,色度降低了74.5%,证明采用生物复合菌剂处理医药废水具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