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在干旱沙漠自然环境下作业的石油工人的职业紧张现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旱沙漠环境下石油工人的职业紧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能力。探讨其相关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提高石油工人对特殊环境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为提升职业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长期处于我国西部干旱沙漠油田作业工人1700人进行职业紧张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职业紧张量表(OSI-R)、主观幸福感量表(GWB)、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工作能力量表(WAI)。同时从调查对象中抽取500人作为干预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6个月后再次用相同问卷对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1.干旱沙漠油田野外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处于较高水平,职业任务总分和紧张反应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应对资源总分低于全国常模。2.男性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高于常模,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常模,主观幸福感得分、客观支持与常模无差别。女性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主观支持高于常模,支持利用度低于常模,客观支持与常模无差异。3.主观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及子项与职业任务紧张、紧张反应呈负相关,与个体应对资源、工作能力呈正相关。石油工人工作能力与职业任务紧张、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4.干预前后研究显示:石油工人职业任务评分、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低于干预前,个体应对资源评分高于干预前;主观幸福感及其子项得分高于干预前;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子项得分高于干预前;工作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结论: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处于较高水平。石油工人主观幸福感尚可,女性主观幸福感高于常模。提高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可降低职业紧张程度。降低职业紧张可提高工作能力。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低于干预前,个体应对资源评分高于干预前;主观幸福感提高,能更好的领悟和利用社会支持,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