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贷后风险指标学习与预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贷后风险管理主要由省级和各地市级分行承担,现有贷后风险检测主要依据总行下发的风险指数、信贷客户的财务信息、客户交易等信息,缺少分析信贷客户所在的行业信息等外部数据对风险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会影响用户的资金偿还能力。其次,贷后风险指标和评估具有一定滞后性。现有风险指标数据多是选择同比波动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时,风险已经发生,带来的损失往往很难挽回,同时对于贷后管理周期的不同阶段处理方式单一,没有体现不同阶段的贷后风险差异。因此,融合更多贷后风险关联数据,对风险指标进行过程化更新和实时学习、优化贷后风险管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贷后风险现行指标不能反映信贷客户的行业风险问题,提出了融合多源数据的贷后风险评估框架。结合银行现有指标数据,信贷客户原始数据,以及外部的行业和地区数据,利用多源数据对风险指标进行学习;提出了概率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对多源数据进行集成特征分析。通过计算外部行业和地区数据的相似度,划分相似行业和地区。选用两个信贷数据集分析验证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增加外部数据和补充内部数据,并根据外部行业和地区数据的相似度筛选可疑数据,提高了预测准确率。针对贷后风险预测的滞后性,使用基于时间窗口的动态模型,对贷款的生命周期进行建模,动态选取处于不同信贷阶段的相关数据,依据分类误差学习不同时间窗口在信贷风险分析过程中的权重。针对实际数据集,通过与其他风险预测方法对比,验证时间窗口动态模型的有效性。针对信贷数据样本的不平衡性问题,即不良贷款的样本数量远远小于正常贷款的样本数量使得负样本被覆盖而误分类,进行两方面改进,一是提高不良样本在学习数据集中的占比,通过对确定的异常样本,结合外部数据分析结果筛选相关数据集合;二是建立异常样本动态反馈机制,通过优化货后风险评估流程对不良贷款样本进行迭代分析,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筛选后的不良样本进行特征学习。针对两个数据集,实验验证数据筛选和反馈机制的效果,通过优化算法学习参数,分析贷后风险预测准确率。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高负债高杠杆的特殊性使其面临的风险较一般企业而言更具有破坏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主要爆发在贷后阶段。即使贷前和贷中的审
随着现代金融业务全球化、系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的贷款业务长期以来一直为金融机构创造着巨大效益,贷款业务中的潜在
背景: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奶牛养殖业重大损失的疾病。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各型病毒
随着当前银行贷款违约事件的频频发生,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起步晚,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都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差距,―重
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广州市就开始了与旧村改造相类似的工作尝试,其改造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960s-1980s,当时的工作重点是以政府资助、居民自发的住房改建;(2)1980
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依然存在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脱困难度较大,不良贷款频发、高发情势延续的预期增加。因此,加强贷后风险管理,及时监测行业和企业的负面变化,对商业银行
对于信贷管理而言,贷后管理极其重要,良好的贷后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目前,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隐患,不良信
我国征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征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征信市场监管的顶层设计已迫在眉睫。选取征信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美国征信市场较为完
本论文对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方法及信息平台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困难的情况,分析了国内外贷后管理相关技术及实现方式。本文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