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米夫定为目前用于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主打药物。对HBVDNA有快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肝组织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HBV抗原基本无抑制作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长期用药会引起HBV的药物耐受。所以将拉米夫定与中药单体联合,进而弥补拉米夫定的不足已成为目前抗乙肝病毒研究的新突破口。原儿茶酸有明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它对HepG2.215细胞中HBVDNA、HBeAg与HbsAg有较强抑制作用。经过本实验室前期进行的分子药理学及体内药效学研究,发现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按一定比例联合使用时,具有明显的药效学协同作用。
本文以该药物组合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1)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旨在确定该药物组合的最大安全剂量,从而为药动学研究中给药剂量的确定提供参考;(2)药代动力学实验,从药动学角度揭示其药动学规律与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原儿茶酸组、拉米夫定联合原儿茶酸组进行最大给药量实验。通过各项观测结果得出,单用原儿茶酸的最大给药量为5g/kg,拉米夫定联合原儿茶酸的最大给药量为10g/kg。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原儿茶酸组(低、中、高三剂量)、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原儿茶酸组,单次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采用3P97得出药动学参数,并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原儿茶酸存在非线性药动学过程。对于其产生非线性特征的原因,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进行研究确证。(2)二者产生了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联用使拉米夫定的吸收速度减慢,吸收总量增加:使原儿茶酸的吸收速度与消除减慢,延长了其在体内作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