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汽车产量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一直推动着我国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飞跃式发展。作为世界汽车产业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因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了外资的聚集地。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汽车技术,并在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经验,我国引进汽车外资主要是为了获得技术和经验的溢出效应,但很多研究表明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很低,而他们对市场份额的掠夺和控制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会导致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垄断,进而影响到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现有研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将采取效应分析和实证分析来系统地研究汽车行业的FDI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其利弊,并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FDI影响东道国市场结构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应用斯坦克尔伯格均衡模型解释主导型厂商和跟随型厂商的产量竞争关系,从理论根源上探究FDI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并总结FDI影响市场结构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其次,阐述FDI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包括FDI的历程、方式、特点、行为等,为研究FDI对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提供线索。再次,通过效应分析和实证分析探究FDI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关于效应分析,主要从汽车行业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市场集中度效应和进入壁垒效应展开。关于实证分析,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变量“市场集中度”来度量市场结构,除FDI外加入其他可能影响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解释变量,本文重点考虑了汽车行业总进口量和汽车行业总就业人数,采用多项式OLS回归和系统性MLE估计分析FDI与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关系。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做绩效评价,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适合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