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宏观经济一路下行,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国有企业杠杆率高企问题凸显,银行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率均大幅攀升。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走出经营困境成为一项重要议题。上世纪末的政策性债转股在帮助国有企业脱困扭亏,处理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破除企业发展难题,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此,时隔17年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杠杆”作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着力帮助部分受行业周期性不利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产能过剩、负债率高企的企业降杠杆,稳增长背景下,债转股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国务院出台文件表示本轮债转股的实施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各主体依法自行协商决定债转股推进方式,政府仅提供政策指引,为本轮债转股的发展指明方向和前进道路。本文选取成功实施债转股的FH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绩效,探究债转股对公司的治理效应和相关风险,以期为其他国有企业的债转股政策落地提供参考思路。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和债转股开展的制度背景基础上,论文对FH公司经营困境形成原因、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运作过程以及实施效应进行深入剖析,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法和Z-score模型,分别评价了FH公司债转股的财务绩效变化和破产风险,以及债转股的应用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进。基于FH公司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的分析,论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债转股能够及时化解企业杠杆率高企难题,降低资产负债率,通过清偿债务减少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支出,提高企业对抗行业风险的能力;帮助银行剥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率,减轻坏账风险。二是债转股过程中要注重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根本上破解企业经营危机,实现股权的有效退出、保障持股股东经营话语权,避免可能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