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不仅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而且是知识传播、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与中部六省和全国先进省份的比较,正确定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地区及全国的位置,将利于促进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在阐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持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②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对2008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量较少;高校产出成果数量较多,但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比重较小;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强。③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总趋势是逐年变好的;且按照最大序差的变化范围,河南省属于亚稳步发展状态。④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绩效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河南省高校为非DEA有效;从动态分析结果来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绩效水平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且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是总体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