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油浓度梯度升高的方法,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适应性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JC-106。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JC-106初步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ber)。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JC-106的生长条件(温度、初始pH、盐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温度15~40℃、初始pH 6.0~8.0、盐度0%~4%条件下均能较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初始pH、盐度分别为35℃、8.0和1%。依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对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经方差和响应曲面结果分析,得出菌株JC-106的最优生长条件:温度、初始pH、盐度分别为39.855,7.979,1.237%,此时响应值(OD600nm)为0.211。通过验证实验,测得OD600nm为0.213,证明了实验的真实性。采取重量法测定菌株JC-106对石油的降解效果。分别于15℃和35℃培养15 d,35℃下对原油降解率为58.18%,15℃下降解率为41.61%。采用GC-MS法测定菌株对原油中烷烃组分的降解率,在35℃培养时,菌株JC-106对直链烷烃、植烷、姥鲛烷的降解率分别为98.16%、54.60%和85.46%,15℃培养时的降解率分别为96.13%、48.61%和86.83%。研究了菌株JC-106对不同单一有机碳源的利用情况,在十二烷、二十四烷、正辛烷中生长较好,也能在邻苯二酚、萘、蒽等芳香烃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自主设计SBR活性污泥处理装置,研究了活性污泥和菌株JC-106对高浓度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经15d处理后,出水中实验组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49%、96.88%、99.15%,石油去除率为92.43%,不加入石油降解菌的对照组去除率为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