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意识水平障碍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分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对比aEEG分级、视频脑电图(video EEG,vEEG)分级、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对意识水平障。碍患儿预后的评判价值。研究a EEG在癫痫监测方面的应用,以提供一种更适用于PICU的床旁脑功能监测手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0月入住PICU的意识水平障碍患儿,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并进入随访流程者152例。在患儿入PICU72小时内,应用美国尼高力脑功能监护仪记录aEEG及同步16导联vEEG,每次监测时间≥2小时,并在脑电监测开始前或入PICU24小时内行改良GCS评分。aEEG结果采用Naqeeb分级标准分为3种,包括:正常、轻度异常及重度异常。v EEG结果采用Synek标准分为5级。预后采用电话随访,以出院后3个月或3月内死亡时间为随访终点,根据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将正常、轻度残疾、中度残。疾归为预后良好组(n=85),将严重残疾、昏。迷或植物状态、脑死亡、临床死亡归为预后不良组(n=67)。各评估方法不同结果间预后的差异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aeeg。与veeg及改良g。cs评分的关系。根据患儿实际不良预后,建立受。试者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对比aeeg。分级、veeg分级、改良gcs评分三种方法对预后的预测能力。三种方法用于评估不。良预后的吻合程度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k介于0到0.。4一致性差,k值介于0.4与0.。7表示中。度一致,k值大于0.。7表示一致性好。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veeg为金。标准,评价aeeg用于癫痫监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aeeg。记录为正常71例(46.7%),均为正常振幅。轻度异常40例(26.3%),其中振幅轻。度异常25例,振幅正常但伴有癫。。痫样电活动15例。重度异常41例(27.0%),其中振幅重。。度异常30例,振幅轻度异常但伴有癫。。痫样电活动11例。各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4.2%、57.5%、100%。aeeg不同分级间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87,p=0.000)。aeeg。分级与veeg分级正相关(r=0.618,p=0.0。00),与改良gcs负相关(r=0.-786,p=0.000)。aeeg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39),其次是改良gcs和veeg(auc分别为0.926、0.908)。异常aeeg预测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95.5%。aeeg分级、veeg分级、改良gcs三者auc配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最佳截断值,异常aeeg(包括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在预后评估方面与veeg分级(k=0.529)和改良gcs(k=0.610)均具有中度一致性。用veeg结果作为金。标准,aeeg用于癫痫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87.8%。结论:1.随aEEG。背景活动异常程度升高,预后不良率增加。aEEG不同分级患儿间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EEG分级可用于预测意识水平障碍患儿预后。2.异常aE。EG预测不良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0%、95.5%,与vEEG和改良GCS评分相比预测价值相当。但aEEG较其他两种方法更简单易懂、准确客观,适于在PICU中使用。3.aEEG对于癫痫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87.8%。aEEG经过对原始EEG信号的半对数压缩,不伴波幅明显改变的局灶性放电或单发、低频异常活动易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