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富有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口语化特点,在汉语为母语的使用人群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其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却不容易掌握,是汉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所以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联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语块理论,尝试将“整存整取”的教学理念运用在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中,并结合2015-2017年在印尼迦南全球学校(Kanaan Global School),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的教学实践经历,以印尼中学生为教学对象,来展开这一课题的探讨。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惯用语的理解及使用情况,总结出印尼中学生常见的惯用语使用偏误,对此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语块理论为指导组织设计惯用语教学,以克服印尼中学生汉语惯用语常见偏误为导向,提高汉语惯用语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和研究的难点。第一章,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概述。首先梳理目前国内外关于语块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对语块的界定、分类、原理分析等,然后阐述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教学现状。第二章,语块理论在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尝试将以上两者结合,从语块理论中找出惯用语教学可以借鉴的有益成分,并从结构、意义、语用等方面分析以语块理论为指导的汉语惯用语教学思路。第三章,印尼中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首先设计一份惯用语的测试题,用以了解印尼中学生的惯用语使用水平。并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探讨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产生的偏误及其原因。第四章,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方法。也就是遵循学习规律,由易到难;转换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惯用语语块意识;增强惯用语语块的记忆与积累;最后归纳梳理常用的惯用语语块。第五章,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设计。依据惯用语教材设计一堂惯用语课程,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练习的设计安排中,考虑到学生的常见偏误和难点,力求体现出语块理论对于学习惯用语的指导与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