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因其显著的节能和环保的优点,正成为常规火电的主力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实施方案》(国能科技[2010]335号)文件精神要求通过2-3年的攻关,火电阀门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其系统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要求现场设备级的执行机构,能够连续、畅通的进行信息交换,并提供大量的设备信息。而传统的执行机构由于智能化程度不够、信息传输采用硬接线方式,现场设备与系统之间无法进行连续、畅通的信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息孤岛”,致使系统无法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使得系统中的不少故障诊断、状态检修和性能优化等管理功能,由于信息量的缺失而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将信息化推向现场设备级,成为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因素。研究开发满足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效率要求的电动执行机构已变得非常迫切。 作为执行机构行业的龙头企业,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承担了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阀门电动执行机构国产化的研制任务。 本论文依据国家标准GB/T24923-2010《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和电力行业标准DL/T641-2005《电站阀门电动执行机构》,针对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殊要求及使用条件,基于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对超(超)临界机组用电动执行机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样机试制及系列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首先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国内外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研制超(超)临界机组用电动执行机构的紧迫性; (2)对电动执行机构的分类、基本构成等方面进行介绍; (3)对超(超)临界电动执行机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并对测试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4)对样机的试制过程进行了说明,并进行了样机研制总结,对产品的系列化进行了描述。 经国家泵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表明,超(超)临界电动执行机构性能可靠、控制准确、界面友好,能够满足超(超)临界机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