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其投资者通常以购买基金份额的方式来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其投资风险介于风险型的股票投资与保守型的债券投资之间,是一种稳健型的投资方式。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专业以及业余投资者的首选,并得到了社保基金的青睐,由此成为证券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基金的盈亏直接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率已经成为投资方的关注焦点。投资者需要根据基金的市场表现,来判断自己的投资目标是否实现。基金公司一方面为了吸引投资,利用其业绩表现进行市场营销;另一方面会根据绩效改进投资操作,提高盈利水平。基金绩效评估由此应运而生。本文在前人对基金业绩表现的研究基础上,借鉴西方基金绩效评估理论,重点介绍基于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CAPM为基础的单因素模型指标,以APT为基础的多因素模型指标,基金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指标等。并选取一部分投资风格为配置型的开放式基金和ETF基金作为样本,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详细分析,验证西方主流基金绩效评估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用性,为国内基金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选用均值——方差模型,三大风险调整指数(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简森指数),T-M模型和H-M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样本基金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下:(1)配置型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排名与净值收益率排名差异不大。(2)配置型基金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无显著的择时能力。(3)采用不同模型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结果类似。(4)振荡周期内配置型基金与中小板ETF基金业绩差异不大。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和相关原因的分析,分别从投资者角度和管理层角度给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