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两种使动句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要研究的使动句是指不含“使”、“令”、“叫”、“让”等形式标志的使役句式。这类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它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动用法”。从显性的语法关系来看,谓语动词同宾语是动宾关系,但从隐性的语义结构来看,却不同于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而是表示“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作为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使动用法”有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杨凤清(1982)、刁晏斌(1997)、张京鱼(2001)、张幼军(1998)等就分别在句式的比较或是词类的功能考察中探讨过使动用法。但对现代汉语使动句“S—V/V_R—O”,还没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使动句“S—V/V_R—O”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使动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和第二部分分别对能进入“(S)—V—O/ S—V_R—O”句式的使动词 V、VR 作具体考察。这两节首先分析使动词的题元网格,其次对使动词进行语义分类,最后概括分析使动词的语义结构。 第三部分是对使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本节根据两种使动句自身特点的不同,对两种句式的相同和不同进行比较和总结。此外还分析了使动句的语义指向、使役状态和语法准则等问题。 第四部分是对两种使动句的语义角色作具体的分析考察。根据充当主、宾语词项意义的不同,重新划分使动句的下位句式。并由此进一步分析探讨各类使动句的具体语义角色。 第五部分主要从语用方面对使动句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汇合交融的舞台,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翻开西域特别是新疆的历史名人录,这里不乏政治家、军事家、农学家、翻译家、画家、音乐家、
本文试图深入探讨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的解构渊源,通过对其内部一系列解构事件的分析,追寻其与生俱来的解构传统,并考察解构思潮所引发的身份危机。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存在,女权/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
幼儿园活动区中,影响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材料的投放。由于儿童在活动区中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得发展,因此,就有必要了解教师实际投放以什么思想进行实际投放,投
<正> 法治,作为当代社会普遍接受的基本信念之一,历经了数百年历史风雨的淘洗。在其漫长的演进史中,英国人不仅首书了法治的最初篇章,藉此使英国成为近代法治的发祥地,而且还
通过使用阻燃协效剂,实现了护套料在低阻燃剂填充量情况下的高效阻燃,有助于获得集高阻燃、高力学性能和抗开裂性能于一身的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热重和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
<正>《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提质增效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这些促使企业为争夺市场和生存空间,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层次。动荡的外部环境及WTO的加
拓展训练是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凸现,职业化研究逐渐走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一方面,人才的职业化为组织发展提供强效推动力,另一方面,职业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