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恒河猴近视眼视网膜调控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视眼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部异常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眼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者认为眼屈光系统发育受视网膜的初始调控,部分相关的视网膜转录因子已得到广泛研究。本课题组发现早反应基因Egr-1在视网膜调控机制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但其上下游的具体信号传导途径尚未明确。 研究目的: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幼恒河猴近视性离焦眼、镜片矫正聚焦眼与形觉剥夺眼视网膜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以进一步揭示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视网膜调控途径。 研究方法:6只一月龄的恒河猴,随机分为A、B两组,均饲养于12h:12h的昼夜照明节律环境中。完成散瞳视网膜检影、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后,两组猴一眼佩戴散射镜片(diffuser),造成该眼的形觉剥夺,作为对照眼;另一眼根据散瞳视网膜检影结果选取镜片度数,设计戴镜后A组达到完全矫正,B组造成视网膜+1.50D近视性离焦。处理2h随机选取4只猴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保存于-80℃。其余2只猴继续戴镜至7天进行取材,并于取材前再次进行戴镜视网膜检影。提取视网膜蛋白质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凝胶。切取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用胰酶消化并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NCBI数据库查询。 结果: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显示形觉剥夺眼、镜片矫正聚焦眼和近视性光学离焦眼这三组间存在视网膜蛋白表达差异,各处理组在两个时间点(2h和7d)也存在视网膜蛋白表达差异。通过MALDI-TOF质谱分析鉴定出3个差异点,分别对应于3种不同蛋白质--NDRG-1、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和短链烯酰辅酶A水解酶(SCEH)。软件分析显示,NDRG-1在视网膜上的表达为近视性离焦眼最多、镜片矫正聚焦眼居中、形觉剥夺眼最少。 结论:NDRG-1在形觉剥夺眼中表达下调,表明NDRG-1可能受Egr-1正向调控而参与近视眼视网膜调控通路的信号传导。对此蛋白深入了解将加深对近视眼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逐渐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现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新时代一个新的标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信息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应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准则。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将信息素养教育列入了当前高校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本文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高校图书馆对信息素养教育所背负的使命进行研究分
期刊
目的:从三个维度(即患侧手-臂的结构与功能、双手协作表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来研究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nd-arm Bimanual Intensive Training,HABIT)治疗痉挛型偏瘫脑瘫儿童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