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西方的社会科学著作被大量引进,形成了庞大的翻译市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脱口秀变革:电视和广播脱口秀如何改变美国》第一章和第五章的汉译作为翻译项目,运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寻找出相应的翻译策略。赖斯的文本类型主要有三大文本: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笔者认为所选文本是混合型文本。一方面主要阐述脱口秀历史发展的信息和观点,属于信息型文本;另一方面文本使用大量对话形式的英语口语,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属于感染型文本。文本类型理论关注的不仅是单词或句子层面,更是文本层面,讨论在这一层面如何达成交际以及实现对等。它有助于对语言功能、语言特点、交际情景、文本分类等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题材类文本翻译的特点。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从翻译任务描述、翻译文本分析、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及翻译实践总结五方面进行。首先,笔者详细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任务的背景与意义。同时简要阐述本次翻译任务的理论指导。其次,分析翻译文本的来源、内容以及特征。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整个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再者,针对文本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式,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特殊词语的处理、长难句的翻译及语篇衔接策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翻译实践总结部分,从准备工作、学习态度、双语素养、译后审校、翻译方法等层面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收获。同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译者的专业知识和翻译工具运用层面归纳翻译过程中的不足。此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为历史题材类文本中的脱口秀翻译提供学习素材,为未来的脱口秀翻译者提供参考案例。二是笔者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展开历史题材类文本的翻译,期望能提供新思路。受众深入了解脱口秀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向人们普及脱口秀的学术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学习中西思想文化、增强文化交流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三是立足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以批判性的视角正确审视国外电视节目媒体的内容,为中国的广播电视和媒体事业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提供多维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