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沿海地区及部分内陆城市广泛分布着深厚的软土层,在这些地区实施道路、桥梁、河堤、护岸等工程时,经常会遇到构筑物填筑材料短缺问题。软土是具有不良工程性质的土,不进行处理则很难直接作为填筑材料加以利用,为此,有必要对软土的抗剪强度进行改良研究,使它具有与一般土同等程度或更好的工程性质,从而将软土进行再生资源化并作为填筑材料加以综合利用。本文基于国内外软土的研究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和成果:
首先,研究软土的结构性对应力-应变关系及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体具有明显弹性变形阶段,完全重塑土体无明显弹性阶段,部分愈合重塑土体具有较小范围的弹性变形阶段;部分重塑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原状土体,原状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完全重塑土体。
其次,采用掺入不同比例砂或石灰的方法,通过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砂能提高土体内摩擦角且中砂改良效果优于细砂;加入适当配比石灰可以使土体黏聚力明显增长;同时加入砂和石灰可以大大提高土体抗剪强度,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砂改良和石灰改良效果。
最后,应用强度折减法对某河堤边坡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得出改良后软土做边坡安全系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