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常规稻新品种应用评价与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东省在优质常规稻的选育上成效显著,先后育成并审定通过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由于水稻品种类型的多样性和表现的复杂性,如何科学、合理和准确地评价品种的优良种性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筛选出优良品种及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1-2015年广东省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参试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本论文结论如下:1.2011-2015年早季,有29.42%参试品种较对照种产量增幅达显著水平以上,有24.71%参试品种较对照种产量减幅达显著水平以上;晚季有39%参试品种较对照种产量增幅达显著水平以上,有19%参试品种较对照种产量减幅达显著水平以上。早晚季产量结果表明:部分参试品种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对照种,可能是其增产幅度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原因;而部分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种,导致其减产幅度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效果。晚季增产达显著以上的品种百分比高于早季,晚季减产达显著以上的品种百分比低于早季。早晚季部分对照种都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区试对照种有利于促进我省常规稻育种的良性发展。2.早季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的参试品种占全部品种的9.60%,精米率未达标的占不达标总数的72.57%,直链淀粉含量未达标的占不达标总数的74.34%。较低的整精米率和超标的直链淀粉含量可能是早季参试品种米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晚季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的参试品种占全部品种的78.69%,直链淀粉含量未达标的占未达标总数的91.43%。晚季参试品种米质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直链淀粉含量未达标。此外,早季参试品种中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未达标的品种多于晚季,而就直链淀粉含量而言,早季低于国家和省级标准的品种却多于晚季的参试品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早晚季参试品种不同,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早、晚季气候条件的不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我省稻米品质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不达标。因此,在以后的水稻品种改良中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是稻米品质改良中需关注的重点。3.分析2011-2115年已通过广东省审定的149个品种的稻瘟病抗性,结果发现抗级以上的品种所占比例为57%,表明近年来我省各育种单位越来越重视稻瘟病抗性育种和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利用。从稻瘟病的抗性来源分析,28占和青六矮1号是2个主要的稻瘟病抗源亲本,其衍生出的常规稻新品种高达42个,占抗稻瘟病品种的77.78%,成为广东省常规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两大抗源。通过抗品种的抗源分析,说明选择合适的抗源亲本对培育抗稻瘟病的新品种十分重要。4.2011-2015年早季丰产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黄广油占、南丰占、黄丝丰占等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较好,多数品种高产但不稳产;晚季结果表明黄广华占1号、黄软秀占、新源占等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较好,同样有多数品种高产但不稳产。不论是早季区试品种还是晚季区试品种,仅少数品种既体现出较高的丰产性、又具备较好的稳产性,多数品种虽丰产性好、但并不具备较好的稳产性。说明这些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表现出较大的产量差异水平,品种的适应性有待提高。5.2011-2015年审定的常规稻新品种在我省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有4个,分别为黄广油占、五山丰占、合丰丝苗、粤禾丝苗。其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抗倒伏性和耐寒性较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能力也较强。此外,各品种的日产量也相对较高,分别是3.63 Kg、3.35-3.45 Kg、3.31-3.66Kg和3.97-4.17 Kg。其中粤禾丝苗由于株型好和米质达到了国家和省级2等标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因此粤禾丝苗较其他品种在广东的推广面积增速较快,2017年种植面积达22.4万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ROC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对腮腺肿物术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对2016—2018年148例由我院口腔科行FNAC检查的腮腺肿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以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腮腺肿物发病情况、疾病构
ABS是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之一,但其氧指数只有18.5%,而传统的ABS无卤阻燃剂在获得阻燃性能的同时对力学性能损失较大,所以要获得一种既保证阻燃性能又保证力学性能的阻燃剂迫在
针对近年来广东冬作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的“黑膜覆盖+1基零追”技术中通用型复混肥用量大等问题,本研究设置了7个肥料处理组合:T1(N:195.0 kg·hm-2、N:P2O5:K2O=1:0.5:2);T2(N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治疗效果不佳,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数不多的研究表明,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可能参与了空间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但其在AD所致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利用AD模型小鼠探讨了过表达SGK
氮氧化物(NOx)会对环境造成多种不利影响。由于高效率、稳定性和经济性,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脱硝技术。而V2O5-WO3(Mo O3)/Ti O2催化剂由于其在200-45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以下简称Xcc)为十字花科黑腐病的病原菌,造成全球范围内经济作物的危害,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Xcc产生多
共享单车的出现,虽然方便了用户出行,但也出现了共享单车占盲道,车辆无法及时维修,随意停放等问题。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环境的稳定,企业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无车可借”,“乱停乱放”等问题上,着力于解决用户“出行/回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研究合理的共享单车库存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今共享单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不同方向,分别是共享单车的科学选址,共享单车数量的供需关系和共享单车调度优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能为人类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了解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记录和描述了湖南
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自驾游和营地旅游的兴起。房车作为一款移动式家园,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房车能够满足人们在户外吃穿住行的需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冷车状态下无法长时间进行供暖供电,自带的供暖装置体积大、噪音大,且不具备供电能力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发了一款能够实现热电联供的房车用供能装置。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热电模块转化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涉及的几个热电效应进行了梳
研究目的:基于“因时之序”的理论基础,探讨凉血消痤饮结合时间节律施治对于女性冲任失调型寻常型痤疮的1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病例要求,纳入60例符合条件的女性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