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总结本课题小组近年来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痛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等情况,评价清利活血解毒颗粒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临床疗效,以期将清利活血解毒颗粒制成院内制剂,以利于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将患者从病痛及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研究内容及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来源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痛风湿热蕴结证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日二次,早晚各75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利活血解毒颗粒中药方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约200ml温水冲服;两组均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结构及碳酸氢钠片,每日三次,早中晚各0.5g作为基础治疗,以7天为一个观察周期,以痛风症状体征量表、疼痛缓解时间及实验室指标评定临床效果。研究结果1两组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年龄、性别、生命体征、病程、既往史和过敏史、gout量表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gout量表各条目评分及总分治疗后组内改善及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除两组间总分比较p=0.006外,余均为p<0.001);两组间疼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更为迅速;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而试验组较对照组对症状体征的改善效果更佳。3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指标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除对照组血尿酸p=0.002外,余皆为p<0.001),血尿酸治疗后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6),说明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试验组在降血尿酸方面效果更突出,尚不能认为两组间在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有所差异。4两组治疗后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均未出现异常,对照组发生2例恶心胃肠不适,经秩和检验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有统计学差异。经判断不良事件与用药可能相关,属于不良反应。研究结论1.清利活血解毒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单纯运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对改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活动受限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效果;但清利活血解毒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较单纯运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疗效好,总有效率高。2.清利活血解毒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较单纯运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起效时间快。3.清利活血解毒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4.清利活血解毒颗粒治疗痛风湿热蕴结证安全、高效,可开发成院内制剂以便于其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