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痫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先兆临床表现,以及对孕产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比较分析。进而及早识别子痫发生先兆,积极干预及控制,以期预防子痫发生,改善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子痫患者的病例特点及母儿结局。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子痫组32例及子痫前期重度对照组64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母儿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我院近11年子痫发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的比例为3.13%。(2)子痫的病例特点:初产妇占80.4%,经产妇占19.6%;产前子痫占75%,产间子痫占3.1%,产后子痫占21.9%;首次抽搐于院外发生占81.25%,院内发生占18.75%;规律产前检查患者占12.5%,不规律及从未进行产前检查患者占87.5%。(3)子痫患者先兆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占71.88%,恶心呕吐占43.75%,视觉异常占31.25%,水肿加重占31.25%,血压升高占21.88%,上腹部不适占18.75%。出现上腹部不适及血压明显升高先兆临床表现的3例子痫患者中2例并发胎盘早剥(66.7%),无此临床表现的29例子痫患者无胎盘早剥发生(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子痫发生基础疾病:34.38%的子痫发生在子痫前期重度基础上,另有25%在轻度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发生,12.5%子痫发生前血压正常。(5)子痫患者血清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50*109/L占18.75%,血清白蛋白<30g/L占78.13%,血清LDH≥300IU/L占81.25%。血清白蛋白<30g/L且血清LDH≥300IU/L的子痫患者并发HELLP综合症占89.47%,较血清白蛋白或血清LDH正常的子痫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0%)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子痫组初潮年龄15.1±1.2岁,较子痫前期重度组13.9±1.1岁高;子痫组产后住院时间8.8±4.2天,长于子痫前期重度组5.4±1.6天;子痫组患者血清LDH值534.3±140U/L,高于子痫前期重度组342.3±48.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产、初潮年龄≥16岁、发现血压升高时间≥37周、未规律产前检查、近期水肿加重、未预防性应用硫酸镁、降压药及镇静药为子痫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仅预防性应用硫酸镁进入方程,为子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5,OR=153.027。同时应用硫酸镁及镇静药子痫发生及再发的比例均低。(8)子痫对母儿结局影响:子痫组并发HELLP综合征(53.13%)及脑血管意外(6.25%)的比例,高于子痫前期重度组(9.38%)及(0%);子痫组发生早产的比例(31.25%),低于子痫前期重度组(53.13%);子痫组死胎死产(31.25%)及新生儿窒息的比例(21.88%)高于子痫前期重度组(10.25%)及(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子痫发生前未应用硫酸镁的患者占84.38%,未应用镇静药占93.75%,而同时应用硫酸镁及镇静药后子痫发生比例为6.25%,再发的比例仅为3.13%。(10)24例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后仅1例出现子痫再发。结论:1、初产妇、初潮年龄≥16岁、发现血压升高时间≥37周、未规律产前检查、近期水肿加重、未应用降压药、未预防性应用硫酸镁及镇静药可能为子痫发生的危险因素。2、子痫发生前往往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觉异常、水肿加重占及上腹部不适等不适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3、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脑血管意外,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及死胎死产的发生;血清白蛋白<30g/L且LDH≥300IU/L的子痫患者可能更易并发HELLP综合征。4、子痫前期及子痫积极应用硫酸镁解痉及镇静药,可预防子痫的发生及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