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果醋发酵特性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又名“光果木鳖”,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营养丰富,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以广西桂林种植最多。据统计,广西罗汉果的年产量高达10万吨,但目前市面上的罗汉果产品单一。果醋作为新型的健康饮品,具有养颜美容、降脂减肥等功效,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促进罗汉果产业的发展,优化罗汉果产业结构,增加果醋加工业的花色品项,本研究以罗汉果为原料,研究了影响罗汉果醋发酵的关键参数,分析了罗汉果醋发酵过程特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罗汉果醋的风味物质的进行了表征。主要结果如下:1、罗汉果醋发酵原料及微生物的筛选。对比了罗汉果鲜果、高温烘烤干果、低温脱水干果水浸提液的品质特征,发现低温脱水罗汉果浸提液能有效保留罗汉果的香甜气味,回甘好,无不良口感,汤色透亮。以感官及总酸评价为指标,分析对比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糖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m)、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汉氏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其混合菌的发酵效果,发现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与汉氏葡糖酸醋杆菌组合发酵罗汉果醋的效果最佳,在15 d内产酸效果明显,总酸可达到24.17 g/kg。2、罗汉果醋发酵关键参数研究。以蔗糖浓度、接菌量、发酵温度、料液比4个单因素作为影响因素,进行醋酸发酵工艺研究,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以果醋中的总酸含量为发酵指标,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接菌量1%、蔗糖浓度1.80%,汉氏葡糖酸醋杆菌接菌量7.20%,发酵温度34.2℃,料液比9.24%,在该条件下得到罗汉果果醋的总酸含量为22.45 g/kg。3、罗汉果醋发酵过程的特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分析。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果醋成分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罗汉果甜苷Ⅴ在酒精发酵阶段,含量由初始的1555μg/m L降为70.73μg/m L,在醋酸发酵阶段降低趋势较为平缓,由70.73μg/m L降为27.36μg/m L,说明酵母菌和醋杆菌均能促进甜苷Ⅴ的转化,但酵母菌对于甜苷Ⅴ的作用更为明显。总皂苷在发酵前4 d,由4.21 mg/m L降到2.14~2.99 mg/m L,发酵6 d以后皂苷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还原糖在未发酵前,含量为9.08 mg/m L,在经过2 d的酒精发酵后,含量降为2.32 mg/m L;在醋酸发酵阶段,还原糖的含量趋于稳定。4、采用GC-IMS技术探究发酵前后罗汉果风味物质的变化。发酵前共定性检测出16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1种,有机酸1种,酮类5种,醇类5种,醛类4种。发酵结束后共定性出2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6种,有机酸2种,酮类7种,醇类5种,醛类3种,其他4种。通过二维差谱图的对比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峰强度对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原液经发酵后酯类、有机酸、酮类、醇类等挥发性物质都大幅度增加,香气成分变化明显。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果醋饮料的最佳调配方案:罗汉果原醋30%,罗汉果浸提液30%,罗汉果鲜果粉0.02 g/100m L。对调配后的果醋饮料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其结果符合NY/T2987-2016绿色食品果醋饮料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其他文献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差异,将教学过程、内容分成若干层次,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授课方式分层、指导分层、课堂练习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的方法,激励低层次学生不断进步,使高层次学生更有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文章以教学实例为基础进一步证明,分层教学着眼于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生鲜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城乡居民对生鲜的种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送作为生鲜流通的关键环节,在生鲜的流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通过配送系统持续优化,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减少生鲜损耗成为行业实践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周口市Z冷链物流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和相关优化方法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对相关优化方法的系统学习,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新媒体视域下,体育传统文化传播有了新的媒体传播渠道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立足全民健身推动社交形态变化、新媒体传播介质促进受众裂变式传播,新媒体与体育传统文化传播应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传统文化面临的内容芜杂无序、传播人才相对匮乏、传播渠道单一狭窄、动态传播存在局限等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传统文化应紧抓时代机遇,借力
学位
一直以来,幼儿园文化内涵打造都是让许多幼儿园感觉特别困扰的事情,怎样才能独树一帜?怎样才能立意深远,又能深入浅出,兼具推广辐射价值?同时,幼儿园又觉得文化内涵这么复杂的事情肯定是学者、研究员才能准确定位,于是大多数幼儿园的内涵都是外请专家来定夺,可是外请的专家对幼儿园发展的了解是否全面、对园所人文结构是否明了等问题又制约着内涵定位的准确性,常常表现为幼儿园上层思路不清晰,一线教师更糊涂的境况
期刊
她是基层好干部,也是边境上的“守望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不惧风雨,日夜坚守岗位。2021年8月23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她就是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混板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专职副主席、弄片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吞静。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含量食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食品伴随的潜在风险如痛风、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基础疾病频发。黄嘌呤(Xanthine,X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其他生物器官和体液中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AO)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尿酸。当人体中XA含量过高,超过机体自身代谢能力时,会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嘌呤类食品的摄入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一些研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蔬菜中47种农药及代谢物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42种农药及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在叶用莴苣、番茄、黄瓜样品前处理中采用两种萃取方法(Ori Qu E萃取盐包与EN Method萃取盐包)、两种净化方法(Dis Qu E净化管净化与Raykol m-PFC(多壁碳纳米管)柱净化);采用0.1%甲酸水和甲醇梯度洗脱,T
创办于1785年的《泰晤士报》是英国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新闻媒体,其中刊登了英国19世纪以来开展汉语教学的消息。本文拟从《泰晤士报》 (1785―1911)所刊登的相关报道入手,梳理并探讨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和牛津大学汉语教学兴起与发展的基本脉络,以期真实而客观地描述这三所高校所代表的近代英国汉语教学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