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病理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已成为其常见疾病。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且病原体多样性、复杂性,使得病变发展迅速而导致难治的重症肺炎,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关键。如何既快速又准确地区别老年CAP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是否能找到一种生物标志物既能鉴别是否为细菌感染又能对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是目前临床上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意在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明确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老年患者50例,并根据实验室痰培养结果,以细菌培养阳性为界,分为细菌阳性组31例、细菌阴性组19例,以同期门诊体检人群中15例体检合格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间PCT水平;针对31例细菌阳性组,采用CURB-65评分系统评估肺炎严重程度,比较细菌阳性组中严重程度对PCT检测情况的影响。  结果:细菌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细菌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细菌阳性组与细菌阴性组之间血清PC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细菌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细菌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统计学差异(P<0.05),在细菌阳性组与细菌阴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细菌阳性组与细菌阴性组、细菌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细菌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细菌阳性组中按CURB-65评分分级,分重危组、中危组、轻危组。重危组血清PCT、CRP、WBC、NEU均明显高于中危组,中危组高于轻危组。血清PCT值在轻危组与中危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重危组与中危组、重危组与轻危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RP、WBC、NEU在各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CT检测对老年CAP常见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探讨一系列临床危险因素对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的影响,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