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抢劫罪是对被害人法益侵害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而作为其加重情节之一的“入户抢劫”行为,对社会和谐、公民生活稳定的冲击力更是不可估量。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对“入户抢劫”的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以满足当下对其进行刑事打击、保障人权的需求。本文尝试就有关入户抢劫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该种加重犯正确惩处。本文总共分五个部分,大约55000字左右,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入户抢劫中的“户”进行定性。这一部分先从“户”的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理解,进而综述当下诸多学者对于刑法上“户”的理解,并对其一一评析之后作出笔者自己的看法。接着总结出“户”所应当具备的三大特征,即:封闭性、排他性以及家庭生活性。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对司法实践生活中一些定性较为困难亦或是存在争议的场所是否属于“户”的范畴进行细致分析,在综合当下学术界各种观点的前提下,笔者对此阐述自己观点,具体包括临时搭建的帐篷、学生宿舍、宾馆、户中户、商住两用的场所等。第二部分是对入户抢劫所侵犯法益的研究。这一部分从抢劫罪基本犯侵犯的法益着手,着重分析了该犯罪行为侵犯的双重法益的主次之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作为加重犯的入户抢劫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与其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基本犯与加重犯两者对法益的侵犯是否存在区别,继而更加深入地对入户抢劫与其基本犯就侵犯法益的具体内容与范围两方面作比较。第三部分是对入户抢劫客观要素的研究。这一部分首先讨论了“入户”与“抢劫”两者之间的关联,对有的学者认为的结合犯与牵连犯的观点进行否定,并阐述笔者自己观点。接着讨论了入户抢劫的行为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即此时的对象是否只要是身处户内的人即可,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对行为对象的范围加以限定。在该部分的末尾,笔者对入户抢劫行为手段的方式以及在“入户抢劫”中的“当场性”如何理解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入户抢劫主观要素的研究。这一部分针对行为人“入户”时的目的以及行为人对“户”的认识这两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整理综述了现今刑法领域内各种观点,并进行细致评析,进而阐述笔者自己的看法。第五部分是对转化型入户抢劫司法适用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转化型抢劫的先行行为、客观方面要素以及构成该转化型犯罪的主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