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工艺与膜污染的优化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水资源领域面临的危机。对污水进行合适的处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无疑是解决上述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膜法水处理技术作为21世纪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超滤膜技术是众多膜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浸没式膜过滤技术(SMF)和连续式膜过滤技术(CMF)是超滤中两种常用的工艺,已有较多的工程实例。但工程效益最大化和膜污染问题仍是人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研究了SMF和CMF两个工艺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的运行情况,考察了两个工艺在不同工况时TMP的变化趋势及增长速率,产水水质,运行成本与TMP之间的关联。  SMF工艺试验中工况一、工况二和工况三的膜通量分别为55L/m2·h、40L/m2·h、40L/m2·h,反洗气量分别为10m3/h、5m3/h、7m3/h。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工况一是比较合理的运行工况,既能获得较高的产水量,同时又能较好的控制膜污染增长,保持较低的成本消耗。SMF工艺产水SDI值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COD平均去除率为33.13%;产水浊度始终低于0.1NTU;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1%。  CMF工艺试验中工况一和工况二的膜通量分别为70L/m2·h和50L/m2·h,反洗气量分别为10m3/h和5m3/h。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工况二是比较合理的运行工况,工况二的膜污染增长率更低,吨水能耗总体较低,更加节能。CMF工艺产水SDI值平均值为2.13,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COD,平均去除率为33.13%;产水浊度始终低于0.1NTU;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小于8%。  研究了分析了NaClO和柠檬酸作为药剂的膜清洗机理,优化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膜清洗过程中,次氯酸钠能够氧化膜表面部分有机污染物质,但是对Ca、Mg等无机盐清洗效果较差;采用以下清洗方式能够实现最优的清洗效果:(1)采用NaClO能够较好的满足维护清洗;(2)定期采用不同清洗剂交叉清洗(3)大化学清洗适合于污染较严重时或者急需获得较高膜通量时使用。
其他文献
氯消毒一直是城市给水处理中广泛采用的消毒手段,它具有经济、高效、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等优点。然而,近二十年来,人们发现,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天然有机物生成一些致癌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工农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地下资源,如地下矿产、地下流体资源等被大量提取,在某些地区导致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会对地表附着物以及地
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是目前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锡和锑的合金氧化物由于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系统地研究锡和锑的合金氧化物以及掺杂行为的研究很少。本论文综合介绍了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机理,p型和n型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的研究进展,以及氧化锑和氧化锡的结构特征。以Sb-Sn二元体系锡锑相互掺杂获得锡锑氧化物薄膜为研究内容,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凸显.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舞蹈是门槛较低,参与人数较多的一项.群众舞蹈不仅仅追求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传授,而且还具有思想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节能材料的开发,已成为降低建筑能耗的根本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开发高效的污泥脱水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向污泥中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剂以改
本文基于运筹学中的存贮论,建立了蓄热水箱的存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认为在全谷电运行可以满足用热量需求时,应尽量使用谷电不使用峰电,宜通过热负荷预测蓄存正好的热量,
本文研究了混凝—逆流气浮—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效果。首先通过静态小试实验,以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为絮凝剂,研究了溶气气浮工艺(DAF)的最优絮凝条件;然后在最优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地表水体污染加剧,景观功能已成为城市地表水体的主体功能;由于城市景观水体自身的生态脆弱性以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体表观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城市地表水体的景观功能被严重削弱;现有水体的景观功能判定标准和极端表观污染水体的判断方法均与人对水体的表观感受无直接联系,无法对城市景观水体的表观状况做出准确、客观、定量化的评价。因此申杰等人建立了吸收光谱法表观污染评价体系以